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试析职高问题学生德育管理初探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试析职高问题学生德育管理初探

ID:1873545

大小:3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1-13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试析职高问题学生德育管理初探_第1页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试析职高问题学生德育管理初探_第2页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试析职高问题学生德育管理初探_第3页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试析职高问题学生德育管理初探_第4页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试析职高问题学生德育管理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类职业教育毕业论文 试析职高问题学生德育管理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教育类职业教育论文题目:试析职高问题学生德育管理初探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论文关键词:职校问题 学生心理特征 对策  论文摘要:职高学生素质良芬不齐,所有职校必须正视问题学生的管理。本文从分析问题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因入手,提出了问题学生转化和管理的对策。  职高学生的管理是所有职业高中教师都必须面对和正视的问题,如何加强职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管理效能,许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都在作积极的探索。本文试图从职高问题学生德育管理的角度提出加强职高学生管理的一点粗浅想法。 

2、 一、职高问题学生心理特征(一)是自信心严重受挫。一般说来,职高学生中成绩和表现都相对较差,他们在以前的学生生涯特别是初中阶段的生活中都不会有令人满意的表现,因此,他们在学校里都是经常遭批评受冷落的对象。长期在那样的氛围中生活,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得不到同学的尊重,得不到家长的关爱,他们对学习和各种活动都失去了兴趣,自信心严重受到挫伤。其实,这些学生虽然成绩不怎么样,某些方面可能很有潜能,但由于自信心的严重不足,他们往往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长处,或者不会去争取机会表现自己,久而久之,他们失去了对集体活动的兴趣,失去了正常的表现欲望甚至与家长和老师的交流欲望,最

3、后导致个性上的自我封闭和能力上的停滞不前。  (二)是自尊心特别强烈。职高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在个性上的敏感和脆弱,而问题学生的特殊身份又使他们的自尊心特别强烈。一般意义上所谓的自尊心强烈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但如果表现不当,就会带来负面效果。对于问题学生而言,尚未定型的个性品质和受到压抑的心理环境使他们强烈的自尊心表现为两个极端:一是以退为攻,以表面的麻木不仁和万事无所谓的姿态来掩饰自己的心理;一是以攻为守,以一副神圣不可侵犯以及一触即发的姿态来掩饰自己的心理。从后果上分析,前者主要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后者则有时候会危及他人的身心健康,两者同样不

4、容忽视。这种强烈而又脆弱的自尊心一旦受到伤害,就极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发生过激行为。(三)是上进心明显缺乏。上进心是指一种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心理特征。学生有了强烈的上进心,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接受教育的自觉性。由于缺乏上进心,大多数的职高问题学生不明确学习目的性,对学习没有兴趣,有的只是为了应付家长挨时间;思想上不求上进,得过且过,不少人开始追求享乐,爱慕虚荣,行为上出现偏差,甚至背离了正常的社会道德规范。据某市一所职业技术学校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该校学生中,对人生信条认识模糊或持消极态度的同学占74%,对社会主义的将来信心不足的同学占66%,学习目的

5、不明确的学生占24%,认为政治书上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法实行的学生占52%。(四)是自律性十分薄弱。所谓自律,是指根据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思维,为自己立法,并按自己的意志和立法去行动。自律使人自觉选择道德行为,纠正不道德动机。德育应该培养学生在个体道德生活和社会道德生活中学会自律。然而,由于受自我评价障碍、意志薄弱、人格障碍、挫折心理等因素的影响,问题学生的自律能力往往表现得令人担优。从职业高中学生违法违纪情况分析,绝大部分事件都发生在他们“无人看管”的前提下,或者是晚上放学以后,或者是星期天休息时间,有的甚至是逃学期间。由于长期以来养成了“他律”的

6、环境和心理依赖习惯,一旦离开了原来的环境,他们就会表现得很放纵,甚至不计后果。由于自律能力的薄弱,职高学生的犯罪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在校生,据某市2004年上半年的一项调查表明,该市2003年在校生犯罪人数共24人,其中职高学生有12人,占50%。“人之初,性本善”,问题学生并不是天生的,他们和其他优秀的孩子一样也曾经积极向上,十分可爱。形成以上这些心理上的特点,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共性上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是家庭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孩子的个性习惯和意志品行。问题学生的家庭大致可以分成这样几类:单亲家庭、穷困家庭、富裕

7、家庭。单亲家庭带给孩子的阴影是显而易见的,许多情况下,这些孩子往往比较偏激,存在一定的自卑感,如果这些家庭没有能够很好地关爱和教育孩子,成为问题学生的可能性比较大。穷困家庭由于经济条件的原因,部分家长自身心理上产生了许多缺陷,教育孩子简单粗暴从而给孩子带来不利影响。这部分学生容易形成“仇视”心理,对社会和生活严重不满,性格上有“畸形”形象。富裕家庭是指经济条件明显优越于周围人群的家庭,即所谓的“老板”家庭。这些家庭因为有钱,所以常常用钱去满足孩子的欲望,去解决孩子制造的“麻烦”,尤其是一些家长素质不高的家庭,自以为有钱很了不起,用金钱去培养孩子的优越感,

8、常常“溺爱”自己的孩子,最终导致这些孩子“有钱无恐”无法无天。  2.是学校的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