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马铃薯晚疫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ID:1873937

大小:2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1-13

马铃薯晚疫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_第1页
马铃薯晚疫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_第2页
资源描述:

《马铃薯晚疫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马铃薯晚疫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作者:来源:中国农网日期:2012-08-27【大中小】症状:此病可侵染叶片、茎蔓和薯块。叶片染病,多从中下部叶开始,先在叶尖或顺缘出现水渍状绿褐色小斑点,周围具有较宽的灰绿色晕环,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展成黄褐至暗褐色大斑,边缘灰绿色,界限不明显,常在病健交界处产生1圈稀疏白霉,雨后或清晨尤为明显。空气干燥,病斑变褐、干枯,破裂或卷缩。茎杆和叶柄染病,多形成不规则褐色条斑,严重时致叶片萎重卷曲,终致全株黑腐。薯块染病,初生浅褐色斑,以后变成不规则褐色至紫褐色病斑,稍

2、凹陷,边缘不明显,病部皮下薯肉呈浅褐色至暗褐色,终致薯块腐烂。  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日暖夜凉,空气潮湿,多雨,多雾,平均气温10―22℃,有利于病害发生。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播种带菌薯块,发芽出土后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病菌孢子囊还可随雨水或浇水渗入土中侵染薯块,产生病薯,作为下一季的主要侵染源。  防治技术:(1)选用脱毒种薯。我县引进繁育的费乌瑞它、中署2号、渭署3号等新品种一级脱毒种薯,可以推广种植。(2)种薯处理。严格挑选无病种薯作种薯,选用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

3、倍液浸泡10―15分钟后晾干种植。(3)栽培管理。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避免偏施氮肥和雨后田间积水;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清除。(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选用72%克露粉剂600―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800倍液,或40%疫霉灵粉剂25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粉剂500倍液,或30%百菌清500倍液喷雾防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