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医学课件

中医治未病—医学课件

ID:18741880

大小:2.86 MB

页数:67页

时间:2018-09-22

中医治未病—医学课件_第1页
中医治未病—医学课件_第2页
中医治未病—医学课件_第3页
中医治未病—医学课件_第4页
中医治未病—医学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治未病—医学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养生治未病?中医“治未病”思想被国际上称为最先进、最超前的思想,它将人们的认识带入“无病”的最高境界。下面由我陪同大家一起走进中医养生治未病的思想殿堂。———林郁高级康复理疗师、高级公共营养师、高级保健按摩师“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中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小病,所以名气只及本乡本里。““长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铲除了病因,所以名气无法传出。““而我是治于病情严重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身体上穿针、放血和敷药等大动作,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彻全国。”春秋战国时代魏文王问:“你家三兄弟,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

2、最好呢?”扁鹊答:一、古代中医治未病《扁鹊见蔡桓公》一见,病在表皮二见,病在皮肉三见,病在肠胃四见,病在骨髓热水敷烫针灸治疗汤药治疗无可奈何一、古代中医治未病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唐孙思邈唐代孙思邈对“治未病”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一、古代中医治未病世卫组织《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中明确西医学正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好的医生应是使人不生病的医生,而不仅是把病治好的医生”。世卫组织报告显示,导致疾病的各种危险因素都是可干预的。通过控制危险因素,至少可以预防80%的心脑血管病、II型糖尿病和40%的肿瘤。据世卫组织统计,

3、影响人健康的因素中,遗传占15%;社会条件占10%;地理条件占7%,医疗条件占8%,自我保健占60%。就是说在医疗条件极好的情况下,你健康的保障也只有8%。而自我保健才是健康的关键。二、现代西医治未病二、现代西医治未病重视体检,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严禁近亲结婚,更彻底地避免了许多遗传病。强调营养均衡,进行营养干预。用加碘加硒盐,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山病。用疫苗避免了许多传染病。采取消灭病源,隔离病区的方式减少、阻断传染病的传播。成功防治了【非典】、【禽流感】,在全球消灭了天花。用基因技术攻克癌症和遗传性疾病已经获得进展。三、养生学相关概念养生之道:《内经》说

4、:“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天年就是天赋的自然寿命法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巴丰指出,哺乳动物的寿命约为生长期的5-7倍(巴丰系数)。人的生长期约为20-25年,因此人的寿命应为100-175年。现在普遍认为是120岁,在座的都是年轻人。未病:《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世卫组织健康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处于完全的完满状态。100000………健康=1名利、地位、财产、家庭、婚姻、子

5、女……=○聪明人投资健康;普通人忽视健康;糊涂人透支健康。三、养生学相关概念健康的标准1、身体上的良好状态①体质强壮,生长发育达到该年龄应有的标准。②饮食、睡眠等生活起居和工作习惯符合科学要求。2、心理上的良好状态①智力正常②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③人际关系和谐④可以能动地适应和改善现实环境⑤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3、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在人际交往和各种社会活动中,能够恰如其分地扮演生活中的各种社会角色,注意以法律和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三、养生学相关概念什么是亚健康?亚健康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却呈现出“一多三退”(疲劳多;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的一种非健康

6、非患病的中间状态。有人认为其特点是“我没有病,但我不健康”。“没有病”是医生说的,因为诊断疾病无依据;“不健康”是患者说的,因为他感到痛苦的折磨。?亚健康的转归一是经过及时有效的调控,可向健康状态转变;二是任其发展进一步恶化,转向疾病态,甚至出现“过劳死”(一种因过劳导致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现象)。中医“欲病”正是现代所说的“亚健康状态”。三、养生学相关概念世卫组织人群分类:健康人群——约5%;亚健康人群——约75%;疾病人群——约20%存在着易诱发亚健康因素的人群:工作紧张或不适应人群(如“三资”企业员工、农民打工者)生活不规律人群(如公司经理、昼夜轮班者、经常出差

7、者)烦恼、焦虑人群(如出国者、大学生等)情感空虚、悲观抑郁人群(如下岗者、离婚者、离退休者)特殊职业人群(如演员、医护人员、电脑爱好等)遭遇突发事件人群(如突然遇到失恋、重病以及意外受伤)机体生长发育、转折期人群(如儿童、青少年、更年期男女)体弱及病后人群(如平素体虚者、大病、重病之后者)精神压力过大人群(如公务员、知识分子、成功者)三、养生学相关概念亚健康的发生原因不良工作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不良饮食行为、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竞争、紧张、冲突、焦虑、抑郁等。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社会负面因素造成的心理影响环境因素的影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人口过剩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