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政治(选修)试卷

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政治(选修)试卷

ID:18749228

大小:16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2

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政治(选修)试卷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政治(选修)试卷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政治(选修)试卷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政治(选修)试卷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政治(选修)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政治(选修)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政治(选修)试卷2014.0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作答第Ⅰ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写在答题卡和答卷的密封线内,请将考试证号正确填涂在答题卡上。2.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使用机读卡的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使用机读卡的学校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

2、所有选择题答案填到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中。)2013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据此回答下列1-2题。1.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这是因为①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②哲学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与要求③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这是从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的,也

3、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的。从唯物史观看,这表明A.存在决定思维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3.面对频发的极端天气,人们会发出“天有不测风云”这样的叹息。从哲学角度看,该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是因为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B.自然界具有客观性C.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D.人类认识是有限的4.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下列与此观点哲理一致的是①未有此气,已有此理②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③道虽迩,不行不至④人是万物的尺度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5.从辩证唯物论看,右

4、图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性B.人类必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C.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D.矛盾的双方是相辅相成的6.2013年11月27日,扬州教育十大新闻人物颁奖典礼在竹西中学举行。此次活动旨在倡·8·导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这是因为A.意识的能动作用有时是第一位的B.意识可以把人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D.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7.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从根本上是因为A.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B.认识受各种主观条件限制,具有反复性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客观世界与实

5、践都是无限变化发展的8.中央1号文件连续锁定“三农”。2013年一号文件在“支农”、“惠农”的基础上提升到“强农”、“创新”。这表明对“三农”问题的认识是①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反复过程②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③实践的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④在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9.2013年12月10日,扬州瘦西湖隧道顺利贯通。预计2014年通车后,这一工程将有效缓解扬城交通拥堵的压力,促进扬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说明A.人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联系B.事物之间的联系可以推动事物的变化与发展C.

6、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D.人为事物联系是对自在事物联系的能动反映10.右图《拉锯者》给我们的启示①坚持个性与共性的统一②树立整体、全局观念③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④坚持运动与静止的统一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近年,飞天“神十”,下海“蛟龙”,梦圆“辽宁”,仰望“北斗”,每次科技创新都令世界惊叹、国人骄傲。从认识论角度看,实现科技创新,必须①在实践中深化、发展创新成果②坚持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打破常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④超越历史条件,发展和完善真理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

7、②12.“一文钱的不义之财就可以让人的肌体与灵魂一寸一寸地产生病变,直至腐败”。这句人生警句给我们的启示是A.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B.新事物必然会代替旧事物C.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D.任何量变必然引起质变13.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4年1月1日起,将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至此交通运输业已全部纳入营改增范围。这表明A.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C.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D.认识是实践的目的与归宿14.孔子文化奖得主、国学大师汤一介认为,儒学必将在“反本开新”中重振辉煌。下列

8、与“反本(复归本或根本)开新”相一致的观点是①吹啕呼吸,吐故纳新②失之东隅,收之桑榆·8·③人或加讪,心无疵兮④去其糟粕,取其精华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