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会计证考试《会计电算化》讲义

2009年会计证考试《会计电算化》讲义

ID:18755665

大小:531.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09-21

2009年会计证考试《会计电算化》讲义_第1页
2009年会计证考试《会计电算化》讲义_第2页
2009年会计证考试《会计电算化》讲义_第3页
2009年会计证考试《会计电算化》讲义_第4页
2009年会计证考试《会计电算化》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9年会计证考试《会计电算化》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9年会计证考试《会计电算化》复习指导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节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讲的学习,要求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概念、作用及其管理体制,了解会计电算化的由来及其发展的基本状况。  一、会计电算化的由来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算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它的发展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会计含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判断),从价值方面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预测、考核评价,以提高经济效益的一

2、种管理活动。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应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注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数据的处理手段和技术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会计数据处理的阶段(1)原始社会末期—19世纪末,会计数据手工处理阶段;手工会计数据处理至今仍然被许多单位所沿用。判断以“结绳记事”、“刻石计数”作为会计的萌芽。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有了简单的数字和几何图形的概念,出现了甲骨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产生了简单的核算,即最原始的会计。唐宋时期出现了流水账和誊清账的

3、账簿体系。明末清初出现了最早的复式记账法的雏形“龙门账”(2)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会计数据机械处理阶段;特点是借助穿孔机、卡片分类机、机械计算机。我国几乎没有这个阶段。(3)20世纪50年代至今,电子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阶段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最早将计算机应用到会计领域。(单选)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实现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判断或单选)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判断或单选)电算化方式就是以电子计算机取代传统手工操作,组成一个人机系统。当计算机真正应用于

4、会计领域之后,便产生了会计电算化。 会计工作特征:多选数据量大、数据结构简单、数据处理方法多、数据真实性可靠性要求高、数据具有可验证性、安全可靠性二、什么是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也在不断丰富。一般而言,会计电算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具体来说,就是利用会计软件,指挥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完成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

5、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例题1:会计电算化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的过程。( )  答案:×会计电算化的过程就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并部分的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过程。  例题2: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电子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会计科学等现代科技为一体的边缘学科。(  )  答案:√  三、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从会计发展的历史来说,

6、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和发展是一次重大的变革,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节省了人力和时间,而且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会计电算化的首要目标是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系统极大的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1)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缩短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周期,提高了会计数据的时效性;  (3)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

7、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其次,提高了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会计核算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全面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则是会计电算化的主要目的。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从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创造了条件;  (2)为从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创造了条件;  (3)为企业全面管理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再次,推动了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和发展,使传统会计学理论和实践均收到影响,许多地方需要改

8、革后,才能适应这一新的情况。电算化会计不仅使传统会计使用的介质、工具、簿记格式等形式发生了变化,而且对会计核算的方式、程序、内容和方法,以及控制甚至管理制度都提出了相应的变化要求,并进一步涉及到会计学的理论问题。  四、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  要使会计电算化工作一开始便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宏观管理是指各级财政部门和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对全国和本地区会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