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

ID:18781681

大小:4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3

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_第1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_第2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_第3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_第4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概论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自然辩证法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如何理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证关系?(本题答案源于百度网友解答)(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基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最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2)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建立在古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最初思想渊源。(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16-17世纪的自然哲学家门吸

2、收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尤其是牛顿经典力学理论,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重要思想渊源。(4)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批判地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固有缺陷,以19世纪自然科学成果为基础,形成的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实现了自然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完成了自然观发展的否定之否定的历程。2.如何认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方法论意义?(本题源于百度网友解答,

3、书上也有,较长,自行翻阅)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却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或者只是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的运动,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特征。意义应该是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是不够彻底,在自然观方面承认唯物主义,但在历史方面承认唯心主义。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1)继承了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实质,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固有缺陷;(2)是具有革命性

4、、科学性等特点的自然观,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突破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界限,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3.如何把握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对认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意义和作用?(1)他们都围绕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主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都坚持人类与自然界、人工自然界与天然自然界、人与生态系统的辩证统一,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1)他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关系方面各有其侧重点:系统自然观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

5、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人工自然观突出并反思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生态自然观站在人类文明的立场上,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发展。(2)他们在研究人与自然界关系方面互相关联:系统自然观通过系统思维方式,为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人工自然观通过突出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性,为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提供了认识论前提;生态自然观通过强调人与自然界的的统一性、协调性关系,为系统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1.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6、中的重要地位?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更有助于指导我们正确分析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理论和现实问题。2.马克思、恩格斯和国外学者关于技术本质的分析有何主要差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技术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第一,劳动资料延长了人的“自然的肢体”。第二,工艺学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第三,技术的发展因其生产关系的变革。欧美技术哲学存在工程学和人文主义的两种技术研究路向;日本的技术论在技术的本质问题上形成了“方

7、法技能说”、“劳动手段说”、“知识应用说”等观点。这些观点各有特色,但大都表现出对技术理解的单一性。对这些观点用该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进行分析评价。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表现出现代技术的发展过程,其中门类结构是立体的架构,形态结构的各要素同样渗透在门类结构相对应的要素之中。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产业技术都包含经验技能,都使用工具机器,都蕴含了知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研究表明,科学技术在各自的发展中,不但日益多样化和系统化,而且越来越呈现出科学技术一体化特征。4.为什么说科学发

8、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继承是科学发展中的量变,它可使科学知识延续、扩大和加深。科学是个开放的系统,它在时间上有继承性,在空间上有积累性。只有继承已发现的科学知识、已有理论中的正确东西,科学才能发展,不断完善,继续前进。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才能使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出现新的飞跃,引起科学发展中的质变。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趋势和目的。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1.如何把握创造性思维特性?科学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