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

ID:18782977

大小:48.4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3

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_第1页
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_第2页
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_第3页
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_第4页
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经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http://economicbridge.com)为来自美国的商业机构提供中国投资环境的精准信息,为进入中国的商业决策提供快准确的数据支持。经连也致力于为中国各地政府、开发区服务,以专业的商业视角提供国际商务考察、商务流程标准化、开发区形象包装等全套解决方案。经连拥有准确的投资者信息、广泛的外国政府关系、丰富的招商引资经验、完善的服务体系,以及专业化的运作团队,并已帮助开发区成功引进多个外资项目。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梅萨市,在上海、夏威夷设有分公司。【信息来源:曹

2、休宁】1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1.1产业集群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是指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群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用产业集群一词对集群现象的分析,首先出现于波特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此后,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根据国际经验,通过培育地方产业集群并促使其升级,使本地生产系统的内力和国际资源的外力有效结合起来,提高了区域竞争力[1]。近20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经济发展迅速。在这些省份,有很多“块状”产业,即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

3、,形成专业化块状产业。据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2001年6月的调查汇总,在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形成了“块状经济”。年产值超亿元的区块519个,块状经济总产值5,993亿元,约占当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珠江三角洲的404个建制镇中,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占了1/4。在产业方面,当前我国的汽车、纺织和医药产业都呈现出产业集群的趋势。浙江省浙东南医药原料药及中间体出口加工基地,在不到40km2的区域内,自然集中了50多家企业,生产着全国90%的维生素E和相关中间体和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一系列抗癌药,2002年仅出口交货值即

4、达50亿元左右,成为全国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基地。纺织工业的集群化发展的特征十分明显。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调查,江苏省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浙江省绍兴县、杭州市萧山区,广东省东莞市、开平市、中山市等产值超过100亿元的10个纺织基地市(县),纺织工业总产值达2,442亿元,占这10个市县工业总产值的38%[2]。1.2我国工业园区发展概况工业园区是指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工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工业园(IndustrialPark)是二战后一些发达国家为发展经济、改善城市布局,所采取的一种重要的园区建设方式。工业园区通

5、过完整而周全的规划来建设适于工业实体进驻的区位环境,其目的在于吸引新工业的投资,缓解工业对中心城市的压力和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解决城市内部居住区与工业区的混杂造成的社会与环境问题。工业园区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区域发展政策工具,其目的在于为企业提供一种外部环境条件。工业园区建设已经成为加快我国制造业基地建设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的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得到了长足发展。例如,据浙江省经贸委初步统计,全省县市级以上工业园区820个,其中省级以上208个,已建或在建的园区面积72.7万亩,累计完成工业性投入1,400多亿元。我国很多

6、乡镇也建立了工业小区,包括乡镇工业园区在内,宁波市的工业园区总数达到127个之多,苏州市工业园区的总数达到235个之多。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园区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育。2000年度,据对53个高新区内20,796家企业的统计,年末从业人员251万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209亿元、工业总产值7,942亿元、增加值2,007亿元、净利润597亿元、实际上缴税费460亿元、出口创汇186亿美元。2000年高新区企业主要生产经营产品达21,896种,其中75%的产品及产品销售收入集中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及高

7、效节能技术、环保技术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6个主要高新技术领域。1.3产业集群对工业园区发展的启示1.3.1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对于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表现为:第一,资源集聚效应。产业集群吸引了专业化供应商和专业人才,聚集了专业化信息,形成了专业化市场。第二,分工与协作效应[3]。产业集群内部形成的专业分工与协作,降低了交易成本,创造了外部经济和集体效率(CollectiveEfficiency)。同时,在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通过集体学习和“干中学”,促进了企业创新[4]。第三,区域集聚效应。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产业集群内

8、部的竞争自强化机制将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第四,资源共享效应。公共物品共享使资源在产业集群内具有更高的运用效率,而区域品牌共享大大增强了集群内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值得指出的是,集聚效应产生的前提是集群内企业围绕关联产业和产业链形成有机的分工与协作关系,而这正是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