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2学期地理期中试题

高一第2学期地理期中试题

ID:18789085

大小:26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24

高一第2学期地理期中试题_第1页
高一第2学期地理期中试题_第2页
高一第2学期地理期中试题_第3页
高一第2学期地理期中试题_第4页
高一第2学期地理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第2学期地理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曾写道:“不若人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可以长久。若二男二女,每生加倍,日增不减,何以养之?”这段话的基本思想就是()A.控制人口数量,维持世代更替B.人口数量可以不要加以限制C.孩子生多了,养不起D.提高人口素质,晚婚晚育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受社会经济条件制约.读下图,回答2~4题。2.中国的上海目前处于图(1)四个阶段中的()A.①B.②C.③D.④3.肯尼亚目前处于图(1)四个阶段中的()A.①B.②C.③D.④4.下列国家位于阶段④水平的是()

2、A.肯尼亚、日本B.德国、澳大利亚C.尼日利亚、蒙古D.埃及、南非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和“城市化进程”两幅图,完成115~7题。人口自然增长率(%)时间0①②③④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ⅠⅡⅢ时期5.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A.①    B.②   C.③  D.④6.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④时期对应的是()A.埃及B.中国C.德国D.印度7.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A.IB.I和ⅡC.ⅡD.Ⅲ8、从世界各地区的情况看,目前多数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的模式多为(   )A、“高低高”模式 B、过渡模式 C、“三低”模式D、无规律可循      9

3、、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A.从新疆迁往陕西     B.从山东迁往东北地区C.从山东迁往四川     D.从河南迁往广东10、伊拉克难民大量的迁往伊朗境内,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生态环境问题 B.政治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 D.经济因素 11.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由农村到城市B.由农村到农村C.由城市到农村D.由城市到城市12、2010年9月,王明大学毕业后到日本留学,此时其弟弟也离开家乡到日本打工.二者共同之处是()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性质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巨大的拉动

4、因素C.地区自然条件不同,环境质量是决定性因素     11D.都是为了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质量13、关于人口合理容量估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完全不确定   B.具有相对的确定性C.无规律可循    D.完全可以定量估算14、日本,荷兰等国的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气候适宜    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C.大量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D.人口素质较高15.下列城市功能分区中城市最普遍的用地形式是()A.中心商务区B.商业区C.住宅区D.工业区16.下列城市服务范围最大的是()A.深圳B.北京C.日照D

5、.拉萨2004年7月中旬.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遭遇暴雨侵袭,给城市交通及公共管理带来了一次“突发性考验”。据此回答17~18题。17.一般而言,城市降水的强度和频率高于郊区,这是由于()A.城市处于城市环流的高压区B.城市处于热岛环流的低压区C.城市建筑物使暖湿气流长期滞留D.城市大多位于沿海低地18.暴雨对城市的“突发性考验”将“城市病”暴露无遗,“城市病”主要表现在()①交通堵塞②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③排水不畅④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A.①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9、城市化的本质内容是(   )A、人口向城市集中  B、城市构模扩大,大量人选景观出现C、

6、郊区面积扩大    D、第二、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下图中A、B、C、D可能是大城市、小城市或郊区,读图,完成20~21题.1120.A、B、C、D中最有可能是郊区的是()A.AB.BC.CD.D21.图中区域要建设一卫星城,最合适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读下列一段野外考察游记,回答22~23题。行进在大峡谷,满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实的躯体,脚下的江水唤出低吟的浪涛。险恶的地理环境中,傈僳族同胞生息劳作在这里,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田外,傈僳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在飘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真可谓山多高地多高,人也多高。为了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坚韧不拔的傈僳人发明了

7、千只脚落地的建筑,即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房屋。22、作者文中描述的地点位于()A.青藏高原B.天山北麓C.江南丘陵D.横断山区23、“千脚落地”房屋主要适应当地何种自然条件()A.地形B.气候C.水源D.土壤24、在建筑结构方面,下列中外建筑的说法错误的是()A.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B.在美国所有的建筑都不允许有围墙,以便体现自由、民主思想C.中国园林讲究含蓄,西方园林强调外向D.西方园林直率敞朗,中国园林曲径通幽25、《晏子使楚》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积。”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11A.地形B.土壤C.气候D.市场2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