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史整理资料

当代文学史整理资料

ID:18790313

大小:98.0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8-09-23

当代文学史整理资料_第1页
当代文学史整理资料_第2页
当代文学史整理资料_第3页
当代文学史整理资料_第4页
当代文学史整理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文学史整理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当代文学史整理资料一、绪论——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1,“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区别?现代文学: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文学的现代化”:在时间、性质(题材、主题、语言、文学观念等)上区别于“古典”、“传统”。?“现当代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2,中国当代文学?时间: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地域: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中国“大陆文学”?特质:“五四”以后,文学“一体化”趋向由实现到解体的文学时期。?“开放性”、“完整性”3,“当代文学”与

2、“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学”是比较宽泛的一个概念,既包括作家作品、文学批判与文学思潮、各种文学现象、还包括文学史的发展演变。?文学史的学习:从阅读作品的感性程度上升到对文学历史的理性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中国知识分子感应时代变迁而追求、奋斗和反思的精神史。他们以文学的方式参与了对这个时代的重铸和改造。4,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编:“一体化”的文学规范如何取得支配地位,这一阶段文学的基本特征。下编:“一体化”文学规范的解体,文学格局的分化和重组。前言、后记、目录、年表5,参考书目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下

3、册》,高等教育出版社;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华师大主编《当代文学作品选》,广东教育出版社.第一讲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分期和发展概况一,中国当代文学的两个传统1,“五四”文化传统:知识分子的启蒙主义2,“解放区文学”:战争文化传统40年代文学的“转折:战争直接影响作家的写作心理、姿态、方式、题材、风格;战争导致了不同流派在文坛格局中的重组。?解放区文学1,总方针——“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学是“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像“齿轮与螺丝钉”的关系。文学“从属”于政治,被严格规定了“写什

4、么”和“怎么写”。2,作家心态的“工农兵化”解放区的创作队伍由两部分组成:“土生土长”的作家:赵树理、孙犁从其它地区进入解放区的:丁玲、何其芳、艾青等?“赵树理方向”的确立及其评价①,表现农民在新时代面临的矛盾及其新变化(思想的/心理的/家庭地位/人与人关系),并从这个变化中显示农民改造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赵树理小说的“总主题”②,赵树理在解放区被认定为一种新型文学方向的代表人物,他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被确立为实践了毛泽东文艺路线的典范。③,能够忠实地反映农民的思想、情绪、意识、愿望和审美要求,并真

5、正能为普通的农民所接受,这是赵树理所代表的这一代新作家最突出的特点。④,出身、经历、艺术积累的限制?“文摊文学家”:生活创造者和生活描写者身份的统一决定了他的文学观和创作姿态——“问题小说”3,追求“民族化”、“大众化”?大规模地向传统、民间艺术回归?新诗:搜集民歌,街头诗、枪杆诗、墙头诗、仿民歌体?小说:从传统章回体、演义体、评书中汲取养料?戏剧:广场戏剧、农村小话剧、秧歌剧?解放区文学从人物到主题,从形式到语言,从艺术风格到审美情趣,都呈现出鲜明的特点,是一种崭新的文学形态,开创了一个不同于五四启蒙文学的传统

6、,并在建国后被确立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新方向”。?“单向突进”二,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及发展概况(一)1949——19781,1949—1966(“十七年文学”)1949.7.2-19,北平:“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后来被当作“当代文学”的起点。?第一次“文代会”实现了过去被分割在不同地区的文艺工作者的“会师”,确立了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确立延安文学为当代文学的方向,并对当代文学的创作、批评、文艺运动方针制定了规范性的纲要和具体的细则。当代文学由此开始了“

7、一体化”进程。?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文联”)?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名为“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人民文学》作家的整体性更迭(1),一批40年代的重要作家迅速“边缘化”。一部分作家的写作权利受到限制,由于文学观念、艺术方法和新的文学规范产生冲突、难以协调,许多人的艺术生命在50年代后已经结束。(2),解放区作家进入中心位置,成为主流p29①出身地域、生活经验、作品取材的区域的转移——文学观念的变化②文化素养的不同③作家社会地位的变化?“十七年文学”的总体特征①强调“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学与

8、政治的关系非常密切,“政治标准第一,文学标准第二”,②强调文学的社会政治效用(宣传功能)和大众化、民族化形式。2,1966—1976:文革文学“革命样板戏”,“地下文学”(“潜在写作”)(二)1978——新时期文学1,1978—1989:文学复苏、过渡时期小说:伤痕-反思-改革—寻根-先锋-新写实诗歌:新诗潮散文:巴金《随想录》、报告文学戏剧:探索剧2,1990—多元并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