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检测题7

《中国地理》检测题7

ID:18793125

大小:88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24

《中国地理》检测题7_第1页
《中国地理》检测题7_第2页
《中国地理》检测题7_第3页
《中国地理》检测题7_第4页
《中国地理》检测题7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检测题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绵阳一中高2006级地理复习资料检测题7《中国地理》检测题7一、选择题读东经106.8°地形剖面图及沿剖面各地年平均降水量曲线图,回答1-3题。1.山脉①是A.陕西省和四川省的分界线()B.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C.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一年两熟制和两年三熟制的分界线2.地形区④的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0%-70%,主要原因是()A.夜间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B.夜间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气温低,水汽容易凝结C.夜间大气逆辐射强,近地面气温高,上升气流强D.夜间地面辐射强,近地面气温低,水汽容易凝结3.该图反映出降水与地形的关系是()A.海拔越高

2、,降水越少B.海拔越高,降水越多C.山脉的南坡降水多于北坡D.山脉的南坡降水少于北坡西南地区资源丰富,钒、钛、锡储量居世界首位,可开发水能占全国的70%,贵州省号称“西南煤海”,四川省天然气储量居我国前列。据此回答19—20题:4.西南地区著名的炼焦煤基地在()A.个旧B.霍林河C.六盘水D.攀枝花5.为把该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国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强宏观调控B.加快能源开发C.加快基础设施建设D.加快引进资金右图是我国某岛屿示意图。判断6—9题。6.从成因上看与该岛屿相同的岛是()A.海南岛B.澎湖列岛C.钓鱼岛D.曾母暗沙7.该岛是我国重要的海盐基

3、地之一,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适宜晒盐的是()A.①B.②C.③D.④8.该岛生物资源极其丰富,其中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是()A.茶树B.毛竹C.樟树D.落叶松9.该岛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被列入我国十大旅游景点的是()A.鼓浪屿B.天涯海角C.日月潭D.五指山10.三峡水库蓄水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它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A.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减少B.库区及周围地区夏季更加炎热多雨C.库区及周围地区气温年变化增大D.库区水流速度减缓,泥沙沉积量增多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11—13题。11.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A.全年高温,干湿

4、季分明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C.地下水和冰雪融水较多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12.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农作物是()A.小麦B.水稻C.棉花D.青稞13.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A.灌溉条件较差B.日照时间太长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D.土壤盐碱化现象严重中国地理检测题7第9页(共9页)绵阳一中高2006级地理复习资料检测题7读我国局部图,回答14—17题。14A、D两城市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A青藏高原、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横断山区C.三峡地区、江南丘陵D.四川盆地、云贵高原15.结合R区附近某地的局部图(小图),判断该河流的流向是()A.自西向

5、东流B.自东向西流C.可能东流也可能西流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16.由B城市到D城市走最近的铁路线必须经过:①京九线;②浙赣线;③湘黔线;④贵昆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④17.建设A城到C城的铁路线(虚线),其重要意义不包含()A.促进本区内外联系B.缓解区域交通压力C.加快区域经济发展D.修建该铁路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喀斯特地形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18~20题。18.该图中心所在地区主要的土壤类型是()A.黑土B.紫色土C.黄壤D.红壤19.图示区域应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是()A.洪涝、泥石流B.台风、滑坡C.寒潮、风暴潮D.沙尘暴、地震20.该地区最具发展前

6、途的能源是()A.水能B.地热能C.太阳能D.石油和天然气读我国部分农产品数据统计图,回答21—22题。21.我国受国际市场冲击最严重的农产品是()A.水产品B.油料C.水果D.粮棉22.该种农产品受冲击严重是由于()①投入的机械化设备过多,导致价格偏高;②农业科技投入较少,产品品质较差;③投入劳动力过多,导致成本高;④人口多,购买力强,导致价格高;⑤产量高,商品率高A.①⑤B.②③C.③④⑤D.①②③④“一次寒潮刚过,‘漏斗户主’陈奂生便悠悠上城来做买卖。稻子收好了,麦垄种完了,公粮余粮卖掉了,口粮柴草分到了。乘这个空当,出门活动活动。”根据这段话中的内容,回答23—

7、24题。23.陈奂生上城的时间最有可能是()A.初秋B.春季C.寒冬D.深秋24.陈奂生生活的地区最有可能是()A.东北平原B.江淮一带C.珠江三角洲D.四川盆地2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正确的是()中国地理检测题7第9页(共9页)绵阳一中高2006级地理复习资料检测题7A.说明了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B.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C.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D.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的生长读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线图,回答26-28题。26.甲地的降水主要来自()A.西风带B.西南季风C.北冰洋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