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程设计-2fsk调制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2fsk调制

ID:18794594

大小:6.12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9-24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2fsk调制_第1页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2fsk调制_第2页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2fsk调制_第3页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2fsk调制_第4页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2fsk调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2fsk调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湘南学院课程设计课程名称通信原理系别:计算机科学系专业班级:通信一班学号:0602362629姓名:肖雅青、许芬、蒋小松、杨潜、杨志题目:基于Matlab的2FSK调制及仿真完成日期:2010年12月31日指导老师:王鲁达2010年12月31日11目录1、设计题目·················32、设计原理·················33、实现方法·················44、设计结果及分析··············75、参考文献·················1011Ⅰ.设计题目基于Matlab的2

2、FSK调制及仿真Ⅱ.设计原理数字频率调制又称频移键控,记作FSK;二进制频移键控记作2FSK。2FSK数字调制原理:1、2FSK信号的产生:2FSK是利用数字基带信号控制在波的频率来传送信息。例如,1码用频率f1来传输,0码用频率f2来传输,而其振幅和初始相位不变。故其表示式为式中,假设码元的初始相位分别为和;和为两个不同的码元的角频率;幅度为A为一常数,表示码元的包络为矩形脉冲。2FSK信号的产生方法有两种:(1)模拟法,即用数字基带信号作为调制信号进行调频。如图1-1(a)所示。(2)键控法,用数字基带信号及其反相分别控

3、制两个开关门电路,以此对两个载波发生器进行选通。如图1-1(b)所示。这两种方法产生的2FSK信号的波形基本相同,只有一点差异,即由调频器产生的2FSK信号在相邻码元之间的相位是连续的,而键控法产生的2FSK信号,则分别有两个独立的频率源产生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故相邻码元的相位不一定是连续的。(a)(b)图1-12FSK信号产生原理图11由键控法产生原理可知,一位相位离散的2FSK信号可看成不同频率交替发送的两个2ASK信号之和,即其中是脉宽为的矩形脉冲表示的NRZ数字基带信号。其中,为的反码,即若,则;若,则。2、2FSK

4、信号的频谱特性:由于相位离散的2FSK信号可看成是两个2ASK信号之和,所以,这里可以直接应用2ASK信号的频谱分析结果,比较方便,即2FSK信号带宽为式中,是基带信号的带宽。Ⅲ.实现方法1、Simulink仿真实现:2FSK调制仿真系统原理图:11本设计产生2FSK信号的方法采用的是键控法各个模块具体参数设置:正弦波发生器1:正弦波发生器2:开关设置:11示波器设置:2、Matlab实现:源程序代码:clearallclosealli=10;%基带信号码元数j=5000;a=round(rand(1,i));%产生随机序列

5、t=linspace(0,5,j);f1=10;%载波1频率f2=5;%载波2频率fm=i/5;%基带信号频率B1=2*f1;%载波1带宽B2=2*f2;%载波2带宽%%%%%%%%%%%%%%%%%%%%%%%%%%%%%%%%%产生基带信号st1=t;forn=1:10ifa(n)<1;form=j/i*(n-1)+1:j/i*nst1(m)=0;11endelseform=j/i*(n-1)+1:j/i*nst1(m)=1;endendendst2=t;%%%%%%%%%%%%%%%%%%%%%%%%%%%%%%%%基

6、带信号求反forn=1:j;ifst1(n)>=1;st2(n)=0;elsest2(n)=1;endend;figure(1);subplot(411);plot(t,st1);title('基带信号');axis([0,5,-1,2]);subplot(412);plot(t,st2);title('基带信号反码');axis([0,5,-1,2]);%%%%%%%%%%%%%%%%%%%%%%%%%%%%%%%%%载波信号s1=cos(2*pi*f1*t);s2=cos(2*pi*f2*t);subplot(413)p

7、lot(s1);title('载波信号1');subplot(414),plot(s2);title('载波信号2');%%%%%%%%%%%%%%%%%%%%%%%%%%%%%%%%%%%%%%调制F1=st1.*s1;%加入载波1F2=st2.*s2;%加入载波2figure(2);subplot(311);plot(t,F1);title('s1*st1');subplot(312);plot(t,F2);title('s2*st2');e_fsk=F1+F2;subplot(313);plot(t,e_fsk);ti

8、tle('2FSK信号')11Ⅳ.设计结果及分析1、Simulink仿真结果:析:图中第4个波形为2FSK信号波形,本次设计产生2FSK波形的方法为键控法,所以其产生的波形相邻码元之间的相位不连续,由图中可以看出,低频代表码元“1”,高频代表码元“0”;在编译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错误与警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