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ID:18798895

大小:1.03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4

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七年级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的共同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2、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3、生物的分类:1)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作物,家禽,家畜,宠物4、生物圈的范围:厚度为海平面上下1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其中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5、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

2、、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土壤,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6、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一类是生物因素。7、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举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8、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⑴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⑵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⑶制定

3、计划:材料用具,实验装置,方法步骤,列表等⑷实施计划:(按上述做实验)⑸得出结论:鼠妇喜欢在阴暗环境下生活⑹表达和交流:(对于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的有无最好选择同样大小的鼠妇做实验。注意:此实验为单一变量原则(即有无光),此外探究实验三原则还包括重复实验原则和对照实验原则9、设计探究实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单一变量;个体数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对照试验;重复实验;求平均值。10、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共生关系,寄生关系11、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如旗形树,骆驼刺的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疏松土壤;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12、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13、生态系统的判定: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羊(×)一片草原(√)14、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生物部分:有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微生物)15、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16

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难以分解的物质沿食物链积累最高级生物的体内有毒物质最多17、下图为农田生态系统,建立食物网并理解相关问题①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等。②该食物网的食物链有2条:植物植食昆虫食虫鸟鹰植物兔鹰③生产者:植物。消费者:植食昆虫,食虫鸟,兔,鹰分解者:细菌、真菌。④施用农药,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⑤当大量捕捉食虫鸟后,短期内数量增加的是植食昆虫,植物减少,生态平衡被破坏⑥鹰与兔的关系是捕食;植

6、食昆虫与兔的关系是竞争⑦生产者的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作用,制造有机物;分解者的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18、生态系统中各生物间的关系:相互依存的关系。19、食物链书写注意事项:①起始点是植物②箭头指向③分解者不能写进食物链④写到该生态系统最高营养级的生物例如:“草蝗虫青蛙蛇鹰”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20、在上述食物链中,如果青蛙被大量捕杀,最先受到影响的是蝗虫和蛇,然后草的数量会减少,生态平衡被破坏。21、生物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

7、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的,超过则会遭到破坏。22、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2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森林生态系统。24、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注意DDT的例子(富集)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25、练习使用显微镜:先调粗准焦螺旋,后调细准焦螺旋。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26、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27、显

8、微镜使用的几个原理a、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越少,细胞个体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的细胞数越多,细胞个体越小。b、移动方向:物象偏向哪就向哪移动。假如所要观察的细胞出现在视野的右下方,要想把其调至视野中央,应该将玻片向右下方移动。c、污点的判断d、玻片上的“b”字,视野中看到的是q“pox”在镜下为“xod”;e、大小光圈的使用:光线暗时用大光圈。f、显微镜放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