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整章复习教案和提高习题

物态变化整章复习教案和提高习题

ID:1880256

大小:374.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1-13

物态变化整章复习教案和提高习题_第1页
物态变化整章复习教案和提高习题_第2页
物态变化整章复习教案和提高习题_第3页
物态变化整章复习教案和提高习题_第4页
物态变化整章复习教案和提高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态变化整章复习教案和提高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二、物态变化命题规律及考点分布:中考对本章主要考查温度计的读数和正确使用、物态变化的概念规律辨析、物态变化的现象和应用、用图像法研究沸腾和物质的熔化凝固、联系气象方面的物态变化。试题热点集中于从图像确定物质的熔点、沸点、吸热情况以及物质的状态判定;题型以填空、选择题为主,也有少量的实验探究题。今年对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核逐年加强;将来可能会出现设计实验方法的题目及联系环保的考题,应引起重视。教学目标:1、掌握温度计的构造、测温原理和使用方法;2、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以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沸腾的条件和特点,蒸发和沸腾的联系与区别;3、掌握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4、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图像及特点;5、熟练解释常见的升华与凝华现象;6、了解自然界中的一个水循环过程,能解释雨、雾、露、霜、雪、雹等的形成过程。重点与难点:1、温度计的构造、测温原理及使用方法;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沸腾的条件和特点、蒸发和沸腾的区别与联系;3、使气体液化的方式;4、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图像及其分析;5、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6、自然界的一个水循环过程、自然现象的雨、雾、露、霜、雪、雹等的形成过

3、程。一、知识点梳理二、知识点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第16页共16页⑴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所处的状态与温度有关。比较这三种状态所用的物理量是:形状和体积。形态形状体积固态固定固定液态不固定固定气态不固定不固定⑵温度的测量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灯芯剪齐平,灯座须放稳。加热用外焰,内焰温度低,熄灯用帽盖,最忌用嘴吹。①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只与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与测量者的主观感觉无关。如:冬天放置在室外的铁块和木块,用手摸它们时,会感到铁块比木块凉,实际它们的温度是相同的,即它们

4、的冷热程度是相同的。②温度符号:t③温度单位:摄氏度④摄氏度符号:(℃)⑤摄氏度(℃)的规定: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所使用的温标是摄氏温标,该温标是瑞典科学家摄尔西斯首先规定的,摄氏度用符号℃表示。0℃—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100℃—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沸水)的温度;1℃—在0℃至100℃之间等分为100份,每一等份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⑶温度计液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根据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构造: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温标。使用方法:①使用前要做到“一看二清”“

5、一看”是观察量程;“二清”是认清分度值。②使用时要做到“三要三不要”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触到容器底或壁;要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不要在液柱上升过程中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不要随意读数。⑷体温计、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如下表所示:由于体温计有缩口,其内部的液柱只能上升,不能自动下降。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的区别与联系: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液体的热胀冷缩液体的热胀冷缩第16页共16页刻度范围-20℃~110℃35℃~42℃-30℃~5

6、0℃分度值1℃0.1℃1℃构造玻璃泡上部都是均匀细管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玻璃泡上部都是均匀细管使用方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甩几下放在被测环境中直接读数,不能甩典型例题: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的温度(70℃),请你指出他的错误。经典题1、下列关于温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B、“℃”是温度的常用单位C、温度高的物体表示其吸收的热量多D、温度可以用温度计准确测量2、0℃的冰与0℃的水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水比0℃的冰

7、冷B、0℃的冰比0℃水冷C、0℃的冰和0℃的水一样冷D、无法比较典型例题甲、乙两支温度计,玻璃泡内装等量的水银,甲温度计的玻璃管内径比乙粗,若两支温度计的分度值相同,则的刻度更密一些,用它们测量同一物体的温度,则测得更准确些。点拨:由于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等量的水银,故当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水银膨胀或收缩的体积相同,根据△V=S.△h,内径粗的温度计液柱短,内径细的温度计液柱长,所以内径粗的刻度更密些。若用两支温度计测同一物体的温度,由于内径细的分度间隔大,示数误差小,故内径细的测得更准确些。想想、

8、议议:怎样测量更准确?内径越细,分刻度间距离越大;测温泡越大,热膨胀的高度越大(热膨胀的比例一定)问题:温度计内径是否越细越好?细的好:变化的幅度大,便于读数;粗的好:测温很高时,液柱上升太高,要求温度计的长度很长,携带不便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面的鱼儿仍在游动,为了测出冰下面的温度,徐军同学在冰面上打了一个洞,拿来一支实验用温度计,用下列四种方法测量水温,正确的做法是()A、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口放入水里,待较长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