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镁合金板冲压成形性能实验研究

文章-镁合金板冲压成形性能实验研究

ID:18805961

大小:25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5

文章-镁合金板冲压成形性能实验研究_第1页
文章-镁合金板冲压成形性能实验研究_第2页
文章-镁合金板冲压成形性能实验研究_第3页
文章-镁合金板冲压成形性能实验研究_第4页
文章-镁合金板冲压成形性能实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章-镁合金板冲压成形性能实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镁合金板冲压成形性能实验研究邓明,许洪斌,刘峰(重庆工学院,重庆400050;电话:68667384)摘要:通过实验,研究了镁合金板的胀形、扩孔、拉深以及拉深+胀形复合性能,对这一新材料的冲压变形规律有了一定认识,得到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数据。关键词:镁合金,冲压,变形,性能。1.引言虽然镁合金的主要成形方式为压铸成形,但用塑料成形的形式对镁合金进行加工,也是许多镁合金产品的需要。在镁合金的塑性成形设计时,大量的成形参数不能从手册中查到,这严重阻碍了这类新材料的塑性加工技术的发展和镁合金产品的推广应用。为此,我们用特制的模具,在GBS—60数显半自动杯突试验机上对镁合金板AZ31进行

2、了胀形、扩孔、拉深和锥杯实验,以期得到这种新材料的冲压性能参数。2.试验内容及方法拉深成形性能试验项目及指标详见表1,表1拉深成形性能实验项目成形性能试验方法成形性能指数湿度胀形性能埃利克森试验纯胀形试验最大胀形高度hmax(mm)杯突值(又称埃利克森值)IE极限胀形高度(mm)扩孔性能扩孔试验破裂处厚向应变K.W.I值拉深性能拉深试验拉深比值L.D.R.极限拉深系数(用平底凸模)拉深件厚度变化拉深件径向回弹拉深胀形复合成形性能锥杯试验拉深试验(大压边力)锥杯值C.C.V.L.D.R.(用球底凸模)极限成形高度hmax(mm)2.1杯突试验(Cuppingtestingmethod

3、)杯突试验——即埃利克森试验是由埃利克森(Erichsen)于1914处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实验板金的拉深性能,试验是用端部为球形的冲头将夹紧的试样压入压模内,直到出现穿透裂纹为止,所测量的濒临破裂时刻的杯突深度即为试验结果,杯突什以IE表示。有时还将测出的破裂前加在凸模上的作用力作为参考。试验模具结构如图1。图1.杯突试验模具结构图图2.扩孔试验原理及模具2.2.扩孔试验(Holeexpandingtest)试验时将中心带有预制圆孔的试样置于凹模与压边圈之间并压紧,通过凸模将其下部的试样材料压入凹模,迫使预制圆孔直径不断胀大,直至孔缘局部发生开裂瞬时停止凸模运动,测量试样孔径的最

4、大值和最小值,用它们计算扩孔率(图3)。预制孔的大小是由试冲得出,为仅生孔边破裂的较小值.实验原理和模具见图2所示.2.3拉深试验(drawingtest)本试验研究金属薄板拉深成形性能,用极限拉深比或极限拉深系数表示。本试验采用不同直径的试样,并逐级改变直径进行试验,以测出拉深杯体底部圆角附近的壁部不产生破裂时允许使用的最大试样直径,并用它计算极限拉深比和极限拉深系数。根据试验要求制造各个不同直径的板料,并且要求直径级差分组按相邻两组试样的直径级差为1.00mm进行。试验模具如图3。压边力的确定:不允许压边圈下面的试样材料起皱,但必须保证它们能够在凸模的拉深力作用下发生流动变形。

5、图3拉深实验模具2.4锥杯试验(Conicalcuptest)本试验为以锥杯为标志的金属薄板“拉深+胀形”复合成形性能试验。它是由福井在1938年指出的,故又称为福井锥杯试验。试验时,圆片试样平放在锥形凹模孔内,通过钢球对试样进行“拉深+胀形”复合成形,即锥杯成形,直到杯底侧壁发生破裂时停机,然后测量锥杯口部的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并用它们计算锥杯值CCV。锥杯实验模具见图4.图4.锥杯试验模具1.凹模2.垫模3.钢球4.支撑杆按照以上实验种类有标准要求,我们制作了相应的实验模具。3.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用镁合金板来自洛阳某公司,牌号AZ31。3.1杯突试验测试计算出室温条件下的杯突试

6、验相关试验值见表4:表2室温下的杯突实验值试样号123456789平均值IE(mm)4.965.045.575.054.736.056.427.176.155.68试件不同位置的厚度变化曲线图见图7。由图可见,在接近顶部的“3”点,材料减薄最历害,是为破裂点。图6胀形件位置示意图图7胀形件不同位置处的厚度变化杯突实验结果分析与其它金属比较镁合金的杯突值较低,如软钢IE=10.6~11.9mm(厚度0.8~1.5mm),铜IE=13.69mm(厚度1.5mm),锌IE=13.24mm(厚度1.5mm),可知镁合成形性能较差,试验中发现试验速度对试验结果有较强的影响,说明对镁合金成形时

7、就考虑成形速度的因素。3.2扩孔试验扩孔试验得到的数据见表5。表3扩孔试验数据试样序号12345678平均dfmax(mm)12.8012.4813.2012.9812.6612.5013.2013.0012.85dfmin(mm)12.9212.6013.2413.0012.7612.6413.1813.1812.94?5.41%2.97%8.36%6.48%4.18%3.03%8.11%7.29%5.71%试验中得到厚度为1mm,左右的镁合金AZ31B的扩孔率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