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疗法在软伤疾病中应用的界定与探讨

针刀疗法在软伤疾病中应用的界定与探讨

ID:18808864

大小:17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24

针刀疗法在软伤疾病中应用的界定与探讨_第1页
针刀疗法在软伤疾病中应用的界定与探讨_第2页
针刀疗法在软伤疾病中应用的界定与探讨_第3页
针刀疗法在软伤疾病中应用的界定与探讨_第4页
针刀疗法在软伤疾病中应用的界定与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刀疗法在软伤疾病中应用的界定与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针刀疗法在软伤疾病中应用的界定与探讨杜杰,张松,郭鹏王秀丽(大连蓝天软伤专科医院;全军软组织疾病诊疗康复中心大连116013)【摘要】目的:通过调查相关报道并结合本中心实际应用情况,探讨并界定出针刀在软伤疾病中的首选病、次选病、慎选病与禁忌症。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方法:1、对已发表的针刀相关文章进行总结,对疾病进行规类、排名。2、对本中心采用针刀疗法治疗的疾病进行总结并规类、排名。结论:针刀大部分应用于软伤疾病中,其首选病为局部单纯软组织损伤,次选病与慎选病为与外周软组织密切相关并夹杂其他原因的相关疾病。一、针刀疗法概述凡是以针的理念经皮进入人体,在体内发挥刀的治疗作用的一种

2、医疗器械,就叫针刀;通过针和刀的双重作用,在“盲视”下对病变的软组织进行切割、铲剥、分等,离达到疏通经络,松解组织、调整平衡的闭合性、微创性治疗方法,叫针刀疗法。1976年,朱汉章发明小针刀。以小针刀疗法作为治疗手段,开始应用于临床,1984年,江苏省科技厅进行了科学鉴定,得到了认可。从1987年起陆续开办了多次针刀学习班,逐步向全国推广。针刀疗法应用于临床,有30多年了。以朱汉章教授为首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经过艰苦探索、研究、应用,逐渐形成了一门中医新学科,并有其独特的基础理论和新的诊疗体系,“在理论、技术、器械等方面具有原创性,特别是在临床治疗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成

3、效是显著的,朱汉章先生功不可没。针刀疗法于2003年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进行的鉴定,被确立为一门新的医学学科-针刀医学。将针刀疗法提升到针刀医学,是医学领域里面的一门创新性的学科,是中西医结合的典范,是中医现代化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现代医学的宝贵财富。然而,针刀医学的历史,仅有30余年的时间,弹指一挥间,与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相比,其发展历程是相当短暂的。因此,她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而且有发展、有前途的学科。针刀医学的基础是解剖学、病理学、诊断学、麻醉学、手术学与护理学[1]。当代针刀,是在对精细解剖、标志解剖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并与现代医疗设备相结合,应用现代影像设备诊

4、断与治疗,使诊断的准确率大为提高,使针刀微创手术操作达到定位准确、操作到位,从而大大提高针刀疗效。软组织损伤的五大病理因素是:粘连、疤痕、挛缩、循环瘀滞与神经卡压[1]。针刀疗法是一种闭合性微创外科手术,是在盲视下进行。为避免盲目性,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害,必须对局部解剖的微细结构,熟练地掌握。也就是说,必须建立在微观解剖学基础上,才能准确地把握闭合性手术(针刀治疗)的成功。精细解剖、立体解剖、动态解剖与标志解剖是正确实施针刀微创手术的解剖学基础。在上述基础上,既可以确定浅部标志,也可以确定深部标志。这样,在微创的手术时,可以准确的定点,操作运行规范,保证医疗安全,以取得最佳疗

5、效。针刀微创手术治疗的主要作用是松解组织的粘连,剥离组织的硬结和条索,解除各类软组织纤维管卡压,促进水肿的吸收,消除症状,调整动态平衡,恢复机体功能。针刀治疗的优点是:组织损伤小,痛苦轻,见效快,不易复发,省时、省力。也有其缺点,因为是在盲视下进行治疗,难免损伤健康组织,甚至损伤神经、血管,尤其对局部的微细结构不熟悉时,健康组织的伤害更是难免的。针刀医学的精髓是针刀医学的理论[2],目前只是一个框架,雏形,要发展和完善这一理论,却不是一人一世所能完成的,还有很多模糊概念,还有许多假说未被证实,还有许多观点未被公认,还有许多难题未被攻克。因此,需要众多医务工作者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6、奋斗,才能使针刀医学逐渐趋于完善。目前从事针刀治疗人员参差不齐;为追求经济效益,盲目的扩大适应证,屡见不鲜,有的提出了包括内科、外科、骨科、妇科、儿科、五官科和皮肤科等218种疾病,在《针刀医学原理》的临床部分也写了16章,211个病损[3],似乎针刀能解决除脑科、心脏外科以外的所有疾病,针刀万能论的思潮仍然存在。事实上,因针刀治疗而造成的病人瘫痪、组织永久性损伤或症状加重的病例不少。不可否认,针刀治疗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的、确切的疗效,确实能为病人解除痛苦。但是,针刀疗法不是万能的,也没有特异性,针刀发明人朱汉章都认为对疾病的治疗应该是:针刀为主,手法为辅,药物结合,器械辅助的

7、原则。二、针刀疗法的应用原则人是有生命的机体,对病人的治疗,一定要正确的选择治疗方法,这是保证疗效的基础。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其适应证[4]。至于针刀在软伤疾病中的应用,本文提出了“界定”的观点,可从下述三方面加以探讨。(一)是适应性软伤医学范围的软组织损伤,主要是指附着于躯干、四肢骨外围的肌肉、肌腱、韧带、筋膜、骨膜、肌间膜、肌腱膜、滑囊等组织的累积性、外伤性、寒湿性的急、慢性损伤所造成的结果。当上述组织发生了病变,造成了组织的粘连、疤痕、挛缩、循环瘀滞与神经卡压时,尤其在粘连、疤痕、挛缩阶段,选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