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创面处理技术概述

常见创面处理技术概述

ID:18814575

大小:596.00 KB

页数:90页

时间:2018-09-25

常见创面处理技术概述_第1页
常见创面处理技术概述_第2页
常见创面处理技术概述_第3页
常见创面处理技术概述_第4页
常见创面处理技术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见创面处理技术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见创面处理技术概述一、皮肤的结构  皮肤,包括其附属结构如毛发、指甲、皮脂腺以及汗腺等,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在成年人,平均来说,全身皮肤面积约有7600平方厘米,占整个体重的15%,而且约有1/3的循环血量是供应到皮肤的(VanDeGraaff,1986)。  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肤厚度也不尽相同,从最薄的0.04mm(眼睑部)到最厚的1.6mm(手掌及脚掌部)。皮肤是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第一道屏障,其主要功能是保护作用,防止环境致病微生物的入侵以及自身体液的丢失。同时,皮肤也具有感觉、交换以及体温调节等作用。我们也可以通过皮肤了解个体的健康状况、心理状态、年龄、种族和文化背景等。因此,可以

2、说,皮肤是机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组织结构上,皮肤由外至内可以分为三层,即表皮层(Epidermis)、真皮层(Dermis)以及皮下组织(Hypodermis)。I表皮层(Epidermis)表皮是皮肤的最外层,厚度约0.04mm,不含血管,其营养是靠基底层细胞供给。表皮的最外层是角质层,这一层是皮肤发挥保护功能的重要保障,而且这一层的细胞会不断地脱落,同时,基底层细胞不断分裂增生,向角质层推移,补充脱落的细胞,这个过程正常情况下约需28天。这一时间称为更替时间(Turnovertime)。这一时间常常在皮肤病理状态或者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皮肤疾病,如皮肤橡皮样病变等

3、。上皮细胞这种分裂增殖与移行能力是创面愈合得以完成的重要保障。II真皮层(Dermis)该层可分为乳头状层(Papillarylayer)和网状层(Reticularlayer)二层。真皮层富含血管和神经末梢、淋巴管、结缔组织和胶原蛋白,是表皮的支撑结构,同时也是表皮与皮下组织的连接结构。厚度约0.5mm。III皮下组织(Hypodermis) 这是整个皮肤结构中最厚的一层,由脂肪、结缔组织和血管构成,是皮肤及其附属器的主要支撑和保护结构。该层的其他功能还包括体温调节及储存脂肪。二、创面的定义  创面是正常皮肤(组织)在外界致伤因子如外科手术、外力、热、电流、化学物质、低温以及机体内在

4、因素如局部血液供应障碍等作用下所导致的损害。常伴有皮肤完整性的破坏以及一定量正常组织的丢失,同时,皮肤的正常功能受损。也称为伤口或者创伤。三、创面的分类 根据创面的愈合周期,分为急性创面和慢性创面。 有关急性/慢性创面的定义尚未有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急性创面是指自创面形成的前2个星期内的所有创面。之后,由于某些不利的影响因素如感染、异物等导致创面愈合过程受阻,愈合过程部分或完全停止,使创面愈合时间超过2个星期,这时的创面称之为慢性创面。由此可见,所有慢性创面都是由急性创面发展而来。常见的急性创面有:v手术切口(Surgicalincision) v皮肤擦伤(Abrasion)v烧伤(B

5、urns)v供皮区(Donorsite) 常见的慢性创面有: 褥疮(Pressuresores)v下肢血管性(动脉性/静脉性)溃疡(LegUlcer)v糖尿病性足溃疡(Diabeticfoot) v其他难愈合创面(Hard-to-healing)创面一旦形成,机体就会迅速作出反应,启动愈合过程进行修复。然而不同的创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其愈合过程也有差异,这就导致了创面愈合的不同方式。根据创面损伤的深度,可将创面分为三种: ①I类创面------表皮性损伤 ②II类创面------真皮性损伤 ③III类创面------全层性损伤①I类创面------表皮性损伤 损伤仅限于累及皮肤的表皮层,

6、表现为表皮剥脱。当创面较小时,其愈合系通过基底细胞的分裂、增生和分化后向上移行而实现创面愈合;如创面较大,则愈合是从创面周缘健存的基底细胞开始分裂、增殖来启动愈合过程的。通常于伤后2-4天即可完全恢复其原有的结构和功能。故这类创面的愈合也相应地非常简单。②II类创面------真皮性损伤 损伤较深,达真皮层甚至皮下组织。③III类创面------全层性损伤 损伤深达筋膜、肌腱或肌层,常伴随着血管、神经甚至骨骼的断裂。四、创面愈合过程创面愈合(Woundhealing)是指由于致伤因子的作用造成组织缺失后,局部组织通过再生(Regeneration)、修复(Repair)、重建(Reco

7、nstruction),进行修补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本质上是机体对各种有害因素作用所致的组织细胞损伤的一种固有的防御性适应性反应。这种再生修复表现在丧失组织结构的恢复上,也能不同程度地恢复其功能。丢失的组织细胞的修复可以是原来组织细胞的“完全复原”-------称之为“再生”(Regeneration);也可以是由非特异性的结缔组织增生来替代原有的组织细胞,形成“不完全复原”----称之为“修复”(Repair),这两种不同的结果,其过程却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