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有害因素概述

职业有害因素概述

ID:18818242

大小:543.5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8-09-25

职业有害因素概述_第1页
职业有害因素概述_第2页
职业有害因素概述_第3页
职业有害因素概述_第4页
职业有害因素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业有害因素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ProductivetoxicantsandOccupationalpoisoning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金属与类金属中毒第三节刺激性气体中毒第四节窒息性气体中毒第五节有机溶剂中毒第六节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第七节高分子化合物中毒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有关职业中毒的基本概念。2.掌握职业中毒的诊断原则。3.掌握急性职业中毒的处理原则。第一节概述一、概念(1)毒物(poison):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急性或慢性病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toxicant):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中的毒物。一、概念(2)职

2、业中毒(occupationalpoisoning):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过量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疾病。一、概念(3)二、生产性毒物的来源来源原料辅料中间产品成品夹杂物废弃物反应产物副产品存在形态:包括固态、液态、气态、气溶胶的形式。雾: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烟:悬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0.1µm的固体微粒。三、生产性毒物的存在状态(1)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粒子直径为0.1-10µm的固体微粒。气溶胶(aerosol):漂浮于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统称为气溶胶。三、生产性毒物的存在状态(2)四、生产性毒物的接触机会1.生产过程中接触原料的开采、提炼;加料和出料;成

3、品的处理、包装等。2.使用过程中接触材料的加工、搬运、储藏;化学反应控制不当;管道、钢瓶泄漏;设备的保养、检修等。五、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1)在生产条件下,毒物主要经呼吸道、皮肤进入人体,但是生活性中毒以消化道为主。1.呼吸道呈气体、蒸气、气溶胶状态的毒物可经呼吸道进入体内。是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未经肝脏的生物转化,直接进入大循环并分布全身。五、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2)肺泡特点:肺泡呼吸膜极薄;扩散面积大(50~100m2),供血丰富;肺泡壁对脂溶性毒物通透更快。五、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3)影响因素:毒物粒子大小;水溶性;毒物在肺泡气与血浆中的分压差;血/气

4、分配系数;呼吸的深度和速度、循环速度;环境条件、气温、气湿等。五、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4)2.皮肤①通过表皮屏障→真皮→血液循环②通过汗腺、毛囊与皮脂腺绕过表皮屏障→真皮特点:不经生物转化直接进入大循环。五、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5)表皮屏障特点:①脂/水分配系数(lipid/waterpartitioncoefficient)比较重要。②个别金属、如汞可以通过。③某些气态毒物浓度较高时也可以通过。五、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6)3.消化道①经咽部吞咽;②随吸烟、饮食;③意外事故。五、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7)六、毒物在体内的过程(1)1.毒物分布:取决于其通过细

5、胞膜的能力和与体内各组织的亲和力,而且在接触毒物的不同时期会有改变。2.生物转化在体内代谢酶的作用下,毒物的化学结构发生一系列改变,形成其衍生物以及分解产物的过程,亦称代谢转化。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合成)四类反应。六、毒物在体内的过程(2)3.排出:进入体内的毒物经转化或不经转化而排出。肾脏:是最重要的排泄途径,测定尿中毒物或代谢物的水平,可以间接衡量毒物的体内负荷情况。尿中毒物与血液中浓度密切相关,但是与临床症状轻重无关。六、毒物在体内的过程(3)六、毒物在体内的过程(4)呼吸道:属被动扩散,即与肺泡壁两侧毒物的分压差有关,因此应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呼吸新鲜空气。消化道:

6、许多金属由肠道随粪便排出,有些毒物可以构成肠肝循环。粪内毒物量与中毒程度无关,无诊断意义。其它途径:胎盘→胎儿,乳汁→乳儿、唾液、毛发、汗腺。4.蓄积(accumulation):进入机体的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接触间隔期内,如不能完全排出而逐渐蓄积于体内的现象,称为毒物的蓄积。毒物的蓄积作用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六、毒物在体内的过程(5)物质蓄积当毒物的蓄积部位与靶器官一致时,则易发生慢性中毒,如有机汞—脑。若蓄积部位并非其毒作用部位时称“储存库”,如铅—骨。特点:储存库内的毒物对蓄积部位相对无害,所以对急性中毒有缓冲作用,保护机体。但体内平衡状态打破时可成为潜在危害。六、毒物

7、在体内的过程(6)功能蓄积停止接触毒物后,因其代谢迅速,体内检测不出;但反复接触仍可引起慢性中毒。如反复接触低浓度有机磷农药。六、毒物在体内的过程(7)七、影响毒物对机体作用的因素1.毒物本身特性:化学结构,理化性质。2.剂量、浓度和时间3.联合作用:独立、相加、协同和拮抗。4.个体易感性: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生理状况、营养、内分泌功能、免疫状态及个体遗传特征等。5.环境因素:气温、气湿等。分散度、挥发性、溶解度、水溶性八、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原则(1)2002年国务院颁布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