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滋 病 防 治

艾 滋 病 防 治

ID:18826260

大小:2.45 MB

页数:92页

时间:2018-09-22

艾 滋  病  防 治_第1页
艾 滋  病  防 治_第2页
艾 滋  病  防 治_第3页
艾 滋  病  防 治_第4页
艾 滋  病  防 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艾 滋 病 防 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艾滋病防治青岛市CDC:856502738008600262(免费)法仆2005年艾滋病防治主题遏制艾滋履行承诺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艾滋病防治是关系我中华民族素质和国家兴亡的大事,各级党政领导需提高认识,动员全社会,从教育入手,立足预防,坚决遏制其蔓延势头。”2004年11月30日,胡锦涛同志到佑安医院看望HIV/AIDS患者,鼓励他们战胜病魔。温家宝总理指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国务院高度重视,经研究并做了部署。必须实行责任制,加强防治规划、督导检查、队伍建设、依法管理等基础性工作,同时注意总结成功经验,真正把这件关系民族根本利益的大事加紧抓

2、好。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使全社会广大群众正确对待艾滋病”2003年12月1日,温家宝总理、吴仪副总理亲临北京地坛医院看望艾滋病病人和为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出贡献的医务工作者。一、概念艾滋病(艾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acquired获得性因传染获得而非遗传immunodeficiency免疫缺陷免疫功能损毁无论何种原因引起,都有两大类表现: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syndrome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涉及多系统,有多样性AIDS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是通过性接触、血液/血制品

3、、母婴传播等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简称艾滋病病毒,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的部分或完全丧失,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肿瘤等一系列疾病征候。AIDS病死率极高,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但完全可以预防。艾滋是英文缩略语AIDS的汉译名。华语翻译为“爱滋病(因爱滋生的病)”,后来大陆为避免误导改为中性词“艾滋病”。HIV/AIDS指艾滋病毒、艾滋病,又可指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二、HIV/AIDS是怎样由来的?对HIV的起源,说法不一。1930年代,非洲中部绿猴/黑猩猩体内SIV,SIV

4、与HIV有98%的相似性→人(原住民强壮身体,生吃其肉),SIV在人体变异→人HIV。1950-1960年代非洲流行(海地人到中非工作/扎伊尔)→海地(邻近美国的加勒比海国家,是美国GAY主要旅游地/逍遥乐园)→美国(全球交通的枢)→欧洲、南美、大洋州、亚洲→全球三、HIV病原学1分型逆转录病毒,单链RNA病毒。分HIV-1,HIV-2两型。HIV-1至少有13种亚型。引起的AIDS病情重,全球广泛流行,我国绝大多数为HIV-1HIV-2至少有7个亚型。引起的AIDS病情相对较轻,主要流行于西非。在我国新疆、上海等地亦有发现可单独或混合感染同

5、一个体2结构球形或卵形,直径90-140nm,外层为双层脂类蛋白膜,有刺状突起。核心内有两条相同的单链RNA链和逆转录酶、整合酶等酶。3致病机理通过攻击和破坏免疫细胞而致病。CD4淋巴细胞(CD4,T辅助淋巴细胞等)表面有HIV受体,HIV吸附在CD4的受体上,脱去包膜,通过细胞膜进入CD4,在逆转录酶作用下,将RNA转录成DNA,形成前病毒DNA。前病毒DNA整合到CD4的DNA上,在一定条件下转录为病毒RNA和病毒mRNA(这一过程,是逆转录病毒的特点),并翻译合成病毒所需的蛋白质。在细胞内大量复制,一方面造成宿主细胞死亡,另一方面并在C

6、D4表面重新装配新的病毒颗粒,芽生方式排出到血液等体液中,再以同样的方式感染其它CD4。此外,并有部分HIV整合于DNA中成为潜伏型HIV。AIDS病人平均日产病毒颗粒近10亿个,使CD4大量破坏。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HIV的抵抗作用,使潜伏期的HIV低水平复制。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HIV激活并大量复制,广泛侵入CD4,使CD4、B淋巴细胞、CD8和NK细胞等功能受损。最后在CD4计数<200/mm3(小于正常低限的50%)时,导致整个免疫功能缺陷,发生顽固的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4体外存活能力对外界抵抗力较弱。室温下体液环境中,可存活15

7、日。温暖、潮湿及被含有大量HIV的体液污染的物品表面,传染性可长达3日或更长时间对热敏感,56℃30分钟或15-25℃4-7天,即可灭活。多种化学物质如75%乙醇、0.2%-0.5%次氯酸钠、0.1%漂白粉、0.3%双氧水、0.5%来苏、乙醚、丙醚,5分钟即可灭活,但对紫外线不敏感四、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的区别人感染HIV后将终身携带病毒。但HIV感染并不等于AIDS,从HIV感染到发展为AIDS,时间长短不一。潜伏期是指从感染HIV到出现AIDS症状和体征的时间。其中,从感染HIV到体内所形成HIV抗体达到检出量的时间称“窗口期”。一

8、般为2-12周,极少数长达6个月。在流行病学上具有更大危险性,是危险的传染源。潜伏期的长短与人体感染病毒的量、感染途径、个体免疫和营养健康状况等有关。短不到1年,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