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期中测试4.doc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期中测试4.doc

ID:18835103

大小:1.45 M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5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期中测试4.doc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期中测试4.doc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期中测试4.doc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期中测试4.doc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期中测试4.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期中测试4.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高二上学期地理半期考试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将答案写入答题栏内)1.下列关于区域的说法,错误的是()A.区域是人们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B.区域的界线都是不明确的C.区域内部有明显的共同性,区域之间则有显著的差异性D.最高级的区域是整个地球表层2.下列四幅图,用于表示不同区域的从属关系。其中正确的是()3.造成我国南北方楼房房间距差异的原因主要是()A.太阳高度B.地形C.降水D.建筑材料4.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①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②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

2、的分界线③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5.在西部开发过程中,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①对国土整治三峡工程实施进行监控②对生态环境和气象变化进行监控,及时为西部开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③对无人区进行长期勘探④可以直接为西南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下列关于西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递减是因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B.干旱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C.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沙质土壤D.塔里木

3、盆地多属于干旱和极端干旱区,分布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7.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原因是()A.水分差异B.热量差异C.地形差异D.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读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比较表,据此回答8~10题。东部中部西部GDP占全国的比重(%)592813产业结构第一产业(%)132123第二产业(%)484542第三产业(%)393435人口占全国的比重(%)41.135.723.28.东部地区人均GDP是西部地区的()A.1倍多B.2倍多C.3倍多D.4倍多9.东部地区第三产业产值约为中部地区的(

4、)A.1倍多B.2倍多C.3倍多D.4倍多10.为了加强三个地带的联合与互补发展,由东部地带向中、西部转移的工业发展类型是()①资源密集型②资金密集型③技术密集型④劳动密集型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BatchDoc-Word文档批量处理工具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11、热带雨林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优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强烈B土壤肥沃C生物生长迅速D生物循环旺盛12、下列不属于亚马逊雨林被毁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的迁移农业  B.商业性伐木C.亚马逊河的泛滥 D.采矿、修路、城镇建设13、森林破坏

5、引发的生态环境效益应有()①全球气候失调②生态环境恶化③臭氧层破坏加重④自然灾害频发⑤地震、火山加剧⑥生物多样性锐减A①②④⑥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化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据此完成14~16题。14.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A.发展电力工业B.发展化学工业C.降低煤炭运输成本D.发展冶金工业15.“坑口”电站建设的作用不包括()A.减轻铁路运输压B.改善能源工业结构C.增加经济产值D.减轻山西的环境污染16.我国在山西最适宜布局有色冶金工业的条件有()①煤

6、炭储量大,质量好;②铝土矿储量大;③接近工业基地或中心城市;④交通便利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7.下列铁路不属于山西省煤炭外运干线的是()A.胶济线B.大秦线C.神黄线D.太焦线目前,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已超过50%,而降低依存度的出路就是开发生物能源和石油替代产品。生物能源主要指利用淀粉质生物(如:粮食、薯类、作物秸秆等)加工成乙醇(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生物制氢等,直接作为动力。据此回答18~19题。18.生物能源与石油()A.本质来源相同B.均属清洁能源C.均属可再生能源D.分布地区一致19.我国大规模发展

7、生物能源的前景广阔,这主要取决于()A.交通四通八达B.人口增长速度过快C.原料来源丰富D.试点企业遍及全国20.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A.丰富的矿产资源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C.便利的航运条件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相关的模拟研究表明,水位升高后,三峡库区水域变化对气候的影响范围在20千米左右。20千米以内地区气温表现为冬升夏降,变化幅度在0.5℃左右,而降雨在接近湖面地区稍减,远处稍有增加。超过20千米的范围,三峡工程对气候就没有什么影响了。据此回答21~22题。21.三峡库区20千米范围内气温冬升夏

8、降的主要原因是()A.大坝阻挡了冬季风B.大坝阻挡了夏季风C.水体热容量大D.阴雨天气增加22.三峡库区水域变化引起降雨变化的原因是()A.水面全年有下沉气流,降水减少B.附近陆地全年有上升气流,降水增加C.夏季水面温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