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习题(无解答)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习题(无解答)

ID:18845439

大小:31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5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习题(无解答)_第1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习题(无解答)_第2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习题(无解答)_第3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习题(无解答)_第4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习题(无解答)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习题(无解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邵武七中2016-2017学年(上)期中考试高一历史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1.长期以来,海外炎黄子孙返乡寻根祭祖,这种情结源于A.郡县制B.分封制C.科举制D.宗法制2.图1所示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称为A.三省六部制B.三公九卿制C.行省制D.内阁制3、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王位世袭制4.《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2、。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A.血缘B.财产C.信仰D.地域5.汉武帝时期,为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在实行的制度是A.刺史制B.郡国制C.察举制D.御史大夫6、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积极意义在于(   )A、分清了中央和地方的不同职权B、中央机构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C、有效地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了政治清明7.周公东征后,“封建亲喊,以藩屏周”,“兼制大下,立七十一国”。材料中的“封建”是指A.建立周朝     B.分封诸侯国       C.委任官职       D.实行郡县制8.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这一变化表明()。A.

3、皇权日益加强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C.皇权代替相权D.皇权与相权妥协59、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记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是:A、英国B、法国C、日本D、德国“致远号”撞向敌舰10、“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方案出自(   )A、《诗经》B、《资政新篇》 C、《海国图志》D、《天朝田亩制度》11.中国近代史上,国门洞开。福州、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A.

4、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12.太平天国的下列举措中,最能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是A.建立政权与清廷对峙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C.发动北伐和西征D.颁行《资政新篇》13.19世纪中期,列强侵略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中国南方兴起。这场运动是A.维新变法运动B.洋务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14.20世纪初,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得出了“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的结论,与这一结论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禁烟运动B.义和团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D.维新变法运动15.中国没有完全沦为列强殖民地的主要

5、原因是()。A.中国人民不屈的反侵略斗争B.清政府组织了强有力的抵抗C.中国地大物博并且人口众多D.列强无力控制中国广大地区16.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A.鸦片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17.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在于中国之内,国民的目的亦已达到”。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A.武昌起义胜利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清帝下诏退位D.《临时约法》颁布18.“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

6、.抗日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19.《解放大西南》、《解放大西北》、《孟良崮战役》等电影故事脍炙人口,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成长。它们主要取材于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20.“……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5A.戊戌变法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21.法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近代中国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A.《资政新篇》B.《共同纲领》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人民共和

7、国宪法》22.如果我们上网搜索图2的历史信息,应键入的“关键词”是A.国民革命B.红军长征C.战略大决战D.渡江战役23.“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诗中的”“会”是指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24.三大战役胜利后,为推翻国民党政权,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渡江战役的“江”是指A.长江       B.乌江       C.湘江     D.闽江25、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其中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

8、汉会战26、俗话说,历史一条线,地理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