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艳---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11

崔晓艳---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11

ID:18849452

大小:4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4

崔晓艳---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11_第1页
崔晓艳---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11_第2页
崔晓艳---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11_第3页
崔晓艳---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11_第4页
崔晓艳---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11_第5页
资源描述:

《崔晓艳---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摘要:目前,在我国中药产业呈持续发展趋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中药材质量不稳定、品种混乱、无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等诸多问题,所以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完善其不足,势在必行。自20世纪80年代PCR技术问世至今,现代生物技术领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并且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例如,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中药材的甄别和品种选育;利用遗传转化、组织和细胞培养手段进行药用植物的保护等。该文对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关键词:生物技术;中药;现代化中

2、药是祖国医学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是我国传统药学宝库,包含中药材、药材饮片及中成药。中药在医疗保健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进入高龄化社会的21世纪来说,中药制剂作用缓和、对慢性疾病疗效显著,适于老年患者,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1]。但在现代主流医学中,中医药仅扮演配角,竞争力明显低于国外同行业。据统计,日本一家中药企业用中国的“六神丸”配方和地道中药材制成“救心丹”后返销我国,2003年在我国的销售额达1亿美元。韩国仅“高丽参”一项出口就相当于我国全部中药材出口额的50%,价格比我国人参高出10倍

3、左右。国际市场上中成药的销售额每年约160亿美元,日本占80%,韩国占10%,而我国只占5%左右。专家认为,“洋中药”疗效稳定,质量可控,特别是在有效成分提 纯方面科研创新和技术水平高。而我国中药还未摆脱传统用药方式,即使是制成的丹、丸、散、片,也有着标准不一、质量不稳的问题。绝大多数中成药在安全性及有效性方面没有完整的科学数据,从原材料到产品生产缺少可控的质量标准,中药产品与国际药品标准和要求并不接轨。我国中药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但这一优势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医药市场上却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出口及

4、基础研究领域落后于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中药材原料生产与质量标准化,是我国中药现代化的最大“瓶颈”。要改变这种局面,争得世界传统药物市场的一席之地,针对控制标准不科学,生产管理不够规范,药物作用机理和毒理作用不明确以及新药有效成分的筛选缺乏科学性这些弊端,唯有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中药,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1生物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生产中的应有前景 1.1我国中药资源和生产概况 虽然我国中药资源丰富,达12807种。其中植物有11146种,动物有1581种,矿物有80种,但它们的蕴藏量是有限的

5、。盲目挖掘捕猎,不仅使野生资源日益减少,造成全国经常使用的400余种药材每年有20%的短缺,而且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使人类遭受到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人工栽培品种又面临着品质退化、农药污染和种子带病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对药材品质的保证和控制。 中药的“古老性”和“复杂性”使得我国中药生产加工总体上仍处于与现代科学技术严重脱节状态。因此除了制定有关政策法律保护占我国药材市场80%供应量的野生资源以外,还必须找到切实可行的新技术途径彻底改变我国中药生产的落后面貌。此外,通过生物技术还可以在中药这一医药宝

6、库中发现和生产具有新结构的有效成分,因此中药生物技术对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更具重要性。 1.2生物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生产中应用的优点 与传统生产方式比较,应用生物技术进行中药生产有以下几个优点: (1)药材(或有效成分)的生产可以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通过操作培养条件和培养方式极大地提高生产率。 (2)培养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可以排除病菌和虫害的侵扰,严格控制药材质量。 (3)可以进行特定的生物转化反应,大规模生产我们需要的有效成分。 (4)通过对有效成分合成路线进行遗传操纵,提高所需物质的产

7、量。 (5)通过加入或删除基因而改变加药材的遗传特性。 2中药现代化中的一些重要生物技术2.1色谱技术提取分离中药有效成分难是导致中成药疗效差、质量不可控的主要原因,应用色谱技术可改善这一关键技术难题。色谱主要是利用物质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差异而分离样品。样品中的各组分在两相相对运动时被多次分配,分配系数大的组分迁移速度慢;反之则速度快,因此被分离。20世纪70年代高效液相色谱法崛起,弥补了气相色谱法不能直接用于分析、难挥发、不稳定及高分子样品的弱点,扩大了色谱法的应用范围20世纪80年

8、代末毛细管电泳法快速发展,分离效果(柱效可达到107)远大于经典的色谱法。 2.2DNA遗传标记、电泳技术DNA作为生物群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具有遗传稳定性,代表了该种群的基本遗传特征,对其标记,制定出其正品的标准DNA指纹图谱,为鉴别不同类别中药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法。主要有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随机扩增多态性。 2.3分子免疫技术疾病发生时异常基因功能的实现最终还依赖于蛋白质表达,中医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疗效最终也往往落实到蛋白质,通过对有关蛋白质的调控而发挥作用[11~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