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简介

南京农业大学简介

ID:18850255

大小:1.19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8-09-26

南京农业大学简介_第1页
南京农业大学简介_第2页
南京农业大学简介_第3页
南京农业大学简介_第4页
南京农业大学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京农业大学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京农业大学简介具有110年办学历史的南京农业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之一。现任党委书记左惟教授,校长周光宏教授。学校设有21个学院(部)、60个本科专业、33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2种专业学位授予权、16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和13个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各类在校生32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8500余人。教职员工27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40人、中国工程院

2、院士2名、国家及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9人、“长江学者”和“千人计划”专家10人、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教学名师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3人,入选国家其它各类人才工程和人才计划100余人次。学校建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国家有机类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综合性实验室、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绿色农药创制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62个国家及部省级科研平台。牵头组建有3个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十一五”以来,学校科研经费达25

3、亿元,获得国家及部省级科技成果奖100余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学校国际交流日趋活跃,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学生联合培养、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共建南京农大—康奈尔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学校本着立足江苏、服务全国的方针,搭建了以南京农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为核心,校企联盟、地方政府联建的产学研合作办公室、专家工作站、产业研究院、技术参股企业有机结合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十一五”以来,与地方共建产业研究院9个、产学研合作办公室10个、专家工

4、作站20个、综合示范基地6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分中心5个、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联盟4个、“校企联盟”300余个。积极发挥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驱动和人才支撑作用,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三农”服务,持续开展“科技大篷车”、“百名教授兴百村”、“挂县强农富民”等服务社会活动,为华东地区的80多个县(市)提供技术指导,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多次荣获国家、部省级表彰。展望未来,作为近现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拓荒者,南京农业大学将以人才强校为根本、学科建设为主线、教育质量为生命、科技创新为动力、服务社会为己任、文化传承为使命,朝着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目标迈进!-2-(1)标*符

5、号为品种或技术已转让;(2)标☆符号为品种或技术独家转让南京农业大学科技成果一、国家级获奖科技成果序号成果名称1冷却肉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创新与应用(2013年)2重要作物病原菌抗药性机制及监测与治理关键技术(2012年)3小麦-簇毛麦远缘新种质创制及应用(2012年)4梨自花结实性种质创新与应用(2011年)5克服土壤连作生物障碍的微生物有机肥及其新工艺(2011年)6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2010年)7基于模型的作物生长预测与精确管理技术(2008年)8猪链球菌病研究及防控技术(2007年)9小麦抗病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及其应用(2006年)

6、10小麦籽粒品质形成机理及调优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06年)二、动植物新品种序号成果名称1大豆新品种(南农33、南农508、菜用大豆6号、南农701、南农99-6、苏鲜豆19号、苏鲜21、苏鲜20、南农38、南农34、南农39)2水稻新品种(宁粳3号文字后带*标符,说明品种或技术已独家转让。、宁粳4号、宁粳5号、宁稻1号)3棉花新品种(南农15号*)4蚕豆新品种(苏鲜蚕1号、苏鲜蚕2号)5小麦新品种(南农0686*)6黄瓜新品种(宁运3号*、南雌1号、美雌09号)7萝卜新品种(南春白5号、南春白6号)8油菜新品种(南农油1号*、南农油2号*、南农油3号、南农油

7、4号)9梨新品种(宁翠、宁早蜜、宁霞、夏露)10葡萄新品种(钟山红、钟山翠)11苹果新品种(苏帅)VII12菊花新品种(南农舞风车、南农金荷、南农紫星、南农香槟、南农矮黄、南农霞桂、南农紫荷、钟山紫桂、南农炫桂、南农炫葵、南农甜心、南农翠玉、秦淮剑云、秦淮染霞、秦淮胭脂、秦淮雪绒)13茶新品种(苏早茶)14猪新品种(苏淮猪)三、重要技术与成果(一)种植类序号成果名称1水稻设计栽培技术2一个簇毛麦泛素连接酶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3二磷酸尿核甘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及其所编码的蛋白质4一个小麦PDR型的ABC转运蛋白基因及其所编码的蛋白质5小麦抗赤霉病主效基因位点的分子标记

8、方法6小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