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word教案2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word教案2

ID:18856099

大小:7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20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word教案2_第1页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word教案2_第2页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word教案2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word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沪科版《1.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所产生的非凡神奇。2、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3、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4、培养学生关注科学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教学过程:一、知识园地——硕果累累讲述:前辈们在探究神奇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蕴藏其中的某些物理规律,随着对这些规律的深入探究,物理学的体系逐渐形成了。[来源:www.shulihua.net]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人类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物理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到现代化通信

2、、交通、航天、材料及能源等领域。[来源:www.shulihua.net][来源:www.shulihua.net]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通过一些实例,感觉物理知识的现代应用。1、人类的飞翔之梦,登上月球、遨游太空。2、电子显微镜——人类的“火眼金睛”。3、激光技术在农业、医疗、通信、能源等领域的应用。4、集中电路、超导技术的发展。二、科学探究——其乐无穷讲述:科学巨人们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知识的宫殿,而且还创建了科学的探究方法。例如:伽利略在研究亚里士多德落体观点的过程中,不仅从逻辑上驳斥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而且带领学生在比萨斜塔上亲自实验,后来不巧妙地设计了斜面实验,证明自己

3、的观点是正确的。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力是维护物体运动的原因,没有力,物体就不会运动,而伽利略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演示实验:分别认同一小车在同一斜面顶端滑到铺有毛巾的平面上、木板平面上和玻璃平面上,认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它运动的时间就越长;进一步推理得出:在理想的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不会减慢,这时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学生阅读“两个铁球同进落地”,讲述:当在真空环境时,羽毛和铅弹也是同时落地。在科学探究中,大家要学会部,学会猜,学会做,学

4、会想,还应学会相互合作。提问:科学探究有几个主要环节?学生看课本后回答:有七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三、科学精神——永远高扬学生认真看图,阅读课本P12-P13的内容。介绍两位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吴健雄。“长江后浪推前浪”,物理学正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努力下,才发展到由量子论和相对论作为支柱的现代物理学阶段。新的发展带来新的问题,新的问题必将导致新的探索,新的探索推动物理学进入新的时代。[来源:www.shulihua.net]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同学们将发现科学巨人们留下的知识、方法及精神等无尽的财宝

5、。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同学们将成为新时代的“巨人”!四、本章小结。课后练习。听科普讲座,阅读有关科普读物。五、板书设计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源:www.shulihua.net](一)知道园地——硕果累累(二)科学探究——其乐无穷科学探究的七个主要环节。(三)科学精神六、教学后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