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工0论文封面

广工0论文封面

ID:18857809

大小:21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9-20

广工0论文封面_第1页
广工0论文封面_第2页
广工0论文封面_第3页
广工0论文封面_第4页
广工0论文封面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工0论文封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试序列号____通识教育课程论文题目:汉字起源之辩课程名称汉字文化趣谈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班级物联网工程(1)学号3112001419姓名林子鑫联系方式135704952252013年12月07日汉字起源之辩《环球时报》报道了韩国学者陈泰夏在媒体发表文章,称“汉字是韩国人的祖先创造”。这个消息在网上引起了热烈的争论,大部分网友都认为只是无稽之谈。汉字的起源问题,陈泰夏观点的谬误是什么,大家可以来了解一下。在韩国网络媒体Newdaily发表的长篇报道里,援引陈泰夏的话称,“‘汉字’这个说法并非因为是中国汉族创造的文字,汉族没有创

2、造汉字,汉朝时也没有“汉字”这个名称。”客观地来讲,这个表述有一定的道理——现代汉字的起源发展确实和特定的“汉族”、“汉朝”没关系。也因此近来有人倡议,把汉语改称“华语”,如此汉字也顺理成章可以称为“华字”。这一倡议不无道理,中华文明不始于汉,而且随着中原朝代的更迭,周边民族也随之称呼炎黄子孙“晋人”、“唐人”、“明人”等等不一而足。所以作为我们身份标识,语称“汉语”、字称“汉字”、族称“汉族”,就显得与历史的真实“卯不对榫”。不过,韩国学者陈泰夏也把这一历史上“积非成是”的习惯作为汉字起源与韩国有关的反证,则完全是一种曲解。

3、目前,公认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成熟的文字体系即“殷虚文字”。其与现代汉字之间的流变渊源,在学术界不存在异议。强调“最早的成熟的文字体系”,是因为确定一种刻划符号为文字必须满足一定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文字与语言片断之间的固定联系。释读甲骨文所记录的语言,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一种与后来所谓的“古汉语”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语言。这不仅仅体现它所记录的句子可以用古汉语语法进行分析,比如“贞今十一月帝不其令雨”(殷虚文字丙编149-12),有基本古汉语知识者都能知道这是在占问在十一月时上帝主宰降雨的事;另一方面,甲骨文并非是一种单纯的象形文

4、字,其中已经存在假借、形声等以记音为主的文字形式,比如,用表示“簸箕”的“其”字代表虚词,这种同音假借直至今天的汉语中仍能被忠实体现。如果用朝鲜语来释读甲骨文会出现怎样一番景象呢?大家不妨试着以汉语来解读一下埃及神庙中刻写的圣书字,大概就能有直接的感受了。谓予不信,请试以汉语知识解读下图,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在朝鲜历史上也有使用汉语汉字作为记录朝鲜语“乡札”“吏读”的时代[2],这与日本的所谓万叶假名和汉语借用是基本一致的[3],而日本学者却无人宣称汉字与日本民族文化之间存在什么发生关系。陈泰夏称“汉字与最科学的韩文是一心同体

5、”是贻笑大方的事。为了说明陈泰夏引为证据的“汉字是韩国人的祖先东夷族在甲骨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再回到殷虚甲骨文和“东夷民族”的关系上来。一些学者认为殷商的主体民族可能来自于现今中国的东部地区,与来自内陆的“夏”“周”分属于不同的民族(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因此便有学者认为汉字为中国古代的东夷民族最早创造。如果林语堂先生——许多人可能并不熟悉林语堂作为杰出的语言学者的身份——确定说过汉字是东夷创造这话,其中的玩笑成分可能远远大于学术成分。近数十年来,在山东、江苏等传说中的东夷民族故地,的确出土了一些疑似文

6、字的刻划符号,比如“丁公陶文”和“龙虬庄陶文”。虽然在考古界和古文字学界都引起过不小的轰动,但至今没有肯定的结论,究其原因还在于无法建立这类文字与语言片断的联系。况且,出土类似刻划符号的遗址也不局限于中国东部地区,早期的仰韶文化的陶文,散见于从甘肃至河南的广大区域;四川金沙遗址也有疑似文字样本的报告。但这些发现都无法同殷商甲骨文建立起一种发展关系。韩国学者认为朝鲜民族是古东夷后裔,也是一种误见。“东夷”这一概念,在汉晋以后所指的民族,与上古的所谓“东夷民族”完全不同。在甲骨文记载中,在商人的东方有一个强大的方国被称为“尸方”(

7、也有学者曾经释读为“人方”)。根据语音和历史考古研究,基本可以确认“尸”就是“夷”[5]。这些夷人民族曾对商周两代形成过重大的军事威胁。至周公东征以后,夷人在华夏民族的扩张过程中逐渐式微,至春秋时代中原夷人业已是不成气候的一些小方国——比如《论语》中提到的颛臾。一些语言学者相信,古代的东夷民族与现代的侗台语民族之间有亲源关系[6]。当这些古代东夷的后代或被中原民族吸收融合,或是南迁至更远的不毛之地以后,其故地已无夷人居住。所以,到了陈寿的《三国志?东夷传》才把更远的海外民族称为东夷。韩国自称为东夷后裔,所依据的就是陈寿的认定。

8、但如果真要这么算,日本人是不是也应该来掺上一脚?中韩早期文献中有所谓“箕子朝鲜”一说。箕子是商代君主帝辛(纣王)的叔父。据说,周革殷命之后,箕子率遗民迁居朝鲜。箕子朝鲜也因此成为朝鲜“传说时代”的一部分。不过,这个故事的文献记载并不一定可靠,也缺乏考古实物的佐证,很有可能是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