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质子酸掺杂聚苯胺的结构与导电性能

有机质子酸掺杂聚苯胺的结构与导电性能

ID:18862102

大小:33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0

有机质子酸掺杂聚苯胺的结构与导电性能_第1页
有机质子酸掺杂聚苯胺的结构与导电性能_第2页
有机质子酸掺杂聚苯胺的结构与导电性能_第3页
有机质子酸掺杂聚苯胺的结构与导电性能_第4页
有机质子酸掺杂聚苯胺的结构与导电性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机质子酸掺杂聚苯胺的结构与导电性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机质子酸掺杂聚苯胺的结构与导电性能摘要:聚苯胺是导电高分子化合物中的一种极有应用前途的高分子材料。本文概述了聚苯胺的掺杂机制,以及列举了几种有机质子酸掺杂聚苯胺的结构与导电性能的关系,并对聚苯胺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聚苯胺最早合成与1862年,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其导电性能,被人们广泛研究。H.Letherby.J.Chem.Sot,1862(15)161.,A.F.Diaz,J.A.Logan.J.Electroanal.Chem.1980(111)111.,E.M.Genes,A.Bo

2、yl,M.Lapkowski,C.Trintavis.Synth.Met.1990(36)139.H.Letherby,J.Chem.Sot.,15(1862)161.聚苯胺是由还原单元和氧化单元构成,其结构单元可表示为:,其中y表示氧化-还原程度。氧化度不同的聚苯胺表现出不同的组分、结构、颜色及电导特性,其结构如图1。从完全还原态(Leuco-emeraldiline,LBy=1,能带隙宽=4eV)向完全氧化态(pernigraniline,PBy=0,能带隙宽=2eV)转化的过程中,随氧化度

3、的提高聚苯胺依次表现为黄色、绿色、深蓝、深紫色和黑色。不同氧化态中,完全还原态(LB)和完全氧化态(PB)都是绝缘体,只有氧化单元数和还原单元数相等的中间氧化态(Emeraldiline,EBy=0.5)经质子酸掺杂后才可以成为导体。聚苯胺的电活性源于分子链中的π电子共轭结构:随分子链中π电子体系的扩大,π成键态和π﹡反键态分别形成价带和导带,这种非定域的π电子共轭结构经掺杂可形成P型和N型导电态。不同于其他导电高分子在氧化剂作用下产生阳离子空位的掺杂机制,聚苯胺的掺杂过程中电子数目不发生改变,

4、而是由掺杂的质子酸分解产生H+和对阴离子(如Cl-、SO42-、PO43-等)进入主链,与胺和亚胺基团中N原子结合形成极子和双极子离域到整个分子链的π键中,从而使聚苯胺呈现较高的导电性金绪刚,龚克成.共轭聚合物应用研究新进展.材料导报,1995,9(6):55,陆珉,吴益华,姜海夏.导电聚苯胺(Pan)的特性及应用.功能材料,1998,29(4):353,ChiangJing2chin,MacdiarmidAG.‘Polyaniline’:protonicaciddopingoftheemera

5、ldineformtothemetallicregime.SyntheticMetals,1986,13(3):193。这种独特的掺杂机制使得聚苯胺的掺杂和脱掺杂完全可逆,掺杂度受pH值和电位等因素的影响,并表现为外观颜色的相应变化,聚苯胺也因此具有电化学活性和电致变色特性黄美荣,李新贵,曾剑峰.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特异性能及应用前景.玻璃钢/复合材料,2004,(1):8,关春秀,张爱清,陈栋华.导电高分子在光电材料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1):15。曹丰

6、,李东旭,管自生.导电高分子聚苯胺的研究进展,材料导报,2007,21(8):48-511.聚苯胺的掺杂机制通过化学氧化或电化学氧化所合成的固体聚苯胺,同酸反应后导电率提高大约10个数量级,达到5~200S/cm,再同碱反应,又回到绝缘状态。MacDiarmid首先将这种行为称为质子酸掺杂和反掺杂。质子酸掺杂,是聚苯胺区别于其它导电高分子的重要特征,它涉及质子的捕获和释放,但不涉及电子的得失,因而在表观上,不是一种氧化还原过程。但是,掺杂反应究竟是怎样进行的,掺杂态的聚苯胺究竟是什么结构,在很长

7、一段时间内,是不清楚的。MacDiarmid根据聚苯胺的酸碱滴定曲线MenardoC,NechtscheinM,RousseauA,TraversJP,HanyP.SynthMetals,1988,25:311~322和掺杂聚苯胺具有强顺磁性的试验事实,提出了聚半醌自由基正离子模型,即极化子模型:这个模型表明,掺杂聚苯胺中有两种不同的N原子和一种芳环。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景遐斌等根据得到的可溶性聚苯胺的UV-Vis、IR、Raman以及NMR谱图可以看出,在HCl掺杂和NH3反掺杂过程中,

8、能发生可逆的变化 JingXiabin(景遐斌),TangJingsong(唐劲松),WangYing(王英),LeiLiangcai(雷良才),WangBaochen(王宝忱),WangFosong(王佛松).ScienceinChina,SerB(中国科学B辑),1990,(1):15~20,JingXB,TangJS,WangY,LeiLC,WangBC,WangFS.ScienceinChina,SerB(Eng),1990,33(7):787~794。分析这些变化,得到几个基本的结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