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消化内镜麻醉专家共识课件

2014消化内镜麻醉专家共识课件

ID:18862770

大小:320.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9-26

2014消化内镜麻醉专家共识课件_第1页
2014消化内镜麻醉专家共识课件_第2页
2014消化内镜麻醉专家共识课件_第3页
2014消化内镜麻醉专家共识课件_第4页
2014消化内镜麻醉专家共识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消化内镜麻醉专家共识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定义及目的通过应用镇静药和(或)麻醉性镇痛药等以及相关技术,消除或减轻患者在接受消化内镜检查或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主观痛苦和不适感,尤其可以消除患者对再次检查的恐惧感,提高患者对消化内镜的接受度,同时为内镜医师创造更良好的诊疗条件。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适应证所有因诊疗需要、并愿意接受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患者对消化内镜诊疗心存顾虑或恐惧感、高度敏感而不能自控的患者操作时间较长、操作复杂的内镜诊疗技术,如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超声内镜(EUS)、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层剥

2、离术(ESD)、经口内镜下肌离断术(POEM)、小肠镜等一般情况良好,ASAⅠ级或Ⅱ级患者处于稳定状态的ASAⅢ级或Ⅳ级患者,可酌情在密切监测下实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禁忌证有常规内镜操作禁忌证或拒绝镇静/麻醉的患者。ASAⅤ级的患者。未得到适当控制的可能威胁生命的循环与呼吸系统疾病,如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心绞痛以及急性呼吸道感染、哮喘发作期等。肝功能障碍(Child-PughC级以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严重贫血、胃肠道梗阻伴有胃内容物潴留。无陪同或监护人者。有镇静/麻醉药物过敏及其他严重麻醉风险者。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相对禁忌证明确困难气道的

3、患者如张口障碍、颈颏颌部活动受限、类风湿脊柱炎、颞颌关节炎等。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者(如脑卒中、偏瘫、惊厥、癫痫等)有药物滥用史、年龄过高或过小、病态肥胖、排尿困难等患者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前访视与评估患者知情告知应告知患者和(或)患者受托人镇静/麻醉的操作方案,并向患者和(或)受托人解释镇静/麻醉的目的和风险,取得患者和(或)委托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麻醉前评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重点判别患者是否存在困难气道、恶性高热易感;是否存在未控制的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可能导致围手术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情况;是否有肥胖、哮喘、吸烟和未禁食等可能导致围手

4、术期严重呼吸系统事件的情况;是否有胃肠道潴留、反流或梗阻等可能导致反流误吸的情况。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前准备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前准备与普通消化内镜术前准备基本相同。一般患者应在术前禁食至少6h,术前禁水至少2h;可按需服用小于50ml的黏膜清洁剂。如患者存在胃排空功能障碍或胃潴留,应适当延长禁食和禁水时间,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以保护气道。口咽部表面麻醉:轻度与中度镇静下,口咽部表面麻醉可以增强患者耐受性、抑制咽反射,利于内镜操作;深度镇静及全麻状态下,可不使用口咽部表面麻醉。当日实施麻醉的主管医师应当对镇静/麻醉前评估与准备记录进行确认,并且再次核实患者身份和将要进行的操作。

5、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实施患者入室,根据检查类别摆放好体位,连接监护设备,自主呼吸下充分给氧去氮(8~10L/min,3~5min),开放静脉通道,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根据消化内镜的诊疗目的和镇静/麻醉深度的需求,可采用下列不同的麻醉或镇静方法。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实施对于镇痛要求不高的诊疗过程如诊断性胃肠镜检查或胃肠镜下简单治疗如肠息肉摘除等,一般单用丙泊酚即可满足要求,即缓慢静脉注射初始负荷剂量1.5~2.5mg/kg。如果诊疗时间稍长或操作刺激较强,根据患者体征如呼吸加深、心率增快,甚至体动等,可每次静脉追加0.2~0.5mg/kg,也可持续泵注6~10mg/(kg·

6、h)。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实施成人可预先静注咪达唑仑1mg和(或)芬太尼30~50μg或舒芬太尼3~5μg,然后根据患者情况缓慢静脉注射初始负荷剂量的丙泊酚1~2mg/kg或依托咪酯0.2~0.3mg/kg;如果诊疗时间稍长或操作刺激较强,根据患者体征如呼吸加深、心率增快,甚至体动等,可每次静脉追加丙泊酚0.2~0.5mg/kg或依托咪酯0.1mg/kg,也可持续泵注丙泊酚6~10mg/(kg·h)或依托咪酯10μg/(kg·min)。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实施对消化内镜操作要求的体位明显影响呼吸或消化内镜诊疗过程可能明显影响呼吸时,宜选用常规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镇静/麻醉

7、中及恢复期的监护心电图监护呼吸监测应密切监测患者呼吸频率与呼吸幅度,并注意有无气道梗阻。呼吸变慢变浅,提示镇静/麻醉较深;呼吸变快变深,提示镇静/麻醉较浅。如出现反常呼吸,往往提示有气道梗阻,最常见原因是舌后坠,其次是喉痉挛。托下颌往往即可解除因舌后坠引起的气道梗阻,必要时可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管。血压监测一般患者无创动脉血压监测(间隔3-5min)即可,一般患者血压水平变化超过基础水平的20%左右,即应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干预并及时调整镇静/麻醉深度。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实施镇静/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