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通榆函授专升本报名时间及入口

2015年通榆函授专升本报名时间及入口

ID:18865177

大小:6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6

2015年通榆函授专升本报名时间及入口_第1页
2015年通榆函授专升本报名时间及入口_第2页
2015年通榆函授专升本报名时间及入口_第3页
2015年通榆函授专升本报名时间及入口_第4页
2015年通榆函授专升本报名时间及入口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年通榆函授专升本报名时间及入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构筑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平台苏州市沧浪区实验小学胡品芳一、对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定位苏霍姆斯基曾说过:儿童天生有探究世界的欲望和本能。但儿童自发的探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不仅探究能力有限,探究本身所使用的过程与方法也较为粗糙,因此,在小学数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不能等同于研究性学习,也不能与发现式学习混淆。它不是科学研究,但却能为以后学生从事研究提供必要的准备和训练,是科学研究的一个环节;它也不是发现式学习,它的目的要比发现式学习广泛得多,从自主获取现成信息的程度分有接受式探究学习和发现式探究学习;从探究的

2、目的分,概括为4个类型:1、发现型探究活动:指为发现探究对象的特点、性质和规律等方面的探究活动;2、应用型探究活动:指为解决各类应用性问题而进行探究活动;3、表达型探究活动:为表达抽象的观念或描述复杂的事物而创造形式化表达方式的探究活动;4、训练型探究活动:为增养某种技能的探究活动(如策划、交流、合作等技能)。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可以是微格式探究学习(5~20分钟),也可是完整课时(40分钟),适当延伸到课外,并辅以一些相关的主题活动。小学探究式学习不是放手让学生毫无目的的探究,而是

3、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是现在大力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在小学数学开展探究式学习一定要杜绝两种倾向:一是对探究的泛化,就是随意地给一些人们早已熟知的教与学的形式贴上探究的标签,另一是对探究的神化,把从问题的提出、证据收集

4、、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到解释的形成、检验和结论的得出等等都是由学生自主发现、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活动才归为探究。小学探究性学习应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二、对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内容、方法的划分建构主义理论认为:通过简单的记忆和机械的训练获得的知识是最容易遗忘的。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亲身经历、体验、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才是最有效的学习。因此,探究式学习始终贯穿于小学数学学习。但由于年龄和知识的限制,小学阶段的探究学习有所侧重。如表所述:适应年级一至三年级四至六年级探究类别探究活动探究式学习探究类型发

5、现型、表达型探究应用型、训练型探究第1阶段中,探究式学习主要是发现型探究活动和表达型探究活动,多数用观察法、比较法、操作法主要对一些数学现象展开质疑,学会合作交流,激发学生想学、乐学的兴趣。一年级侧重发现生活与数学的关系;二年级侧重怎样用数学表达生活中的问题;三年级侧重总结、归纳一些解决问题的规律。如一年级的实践活动课《有趣的拼搭》,通过让学生用各种形状的物体游戏,发现问题:每种物体的滚动速度不同,进而发现球体滚得最快,再进一步探究发现球体是光滑的,从而加深对各种物体特征的基本认识。三年级实践《可能性

6、》,通过分组摸笔,统计出现颜色的次数,探究颜色的次数与笔的个数之间的规律,既初步感悟了概率,又体现了分工合作的精神。第2阶段(四~六年级)中,探究式学习主要是应用型探究活动和训练型探究活动。多数用实验法、类推法、归纳法主要对一些数学问题进行验证、归纳;策略、方案的优化设计,培养学生用逻辑性思考问题的习惯和科学解决和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四年级的《我们去秋游》就是通过调查统计的数据,对去公园游玩的车辆、门票、项目进行方案设计,并进一步探究根据实际情况如何选择最优的策略。五年级的小数加减法,学生可根据整数

7、加减法自行探究类推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法则。六年级的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通过学习实验探究得到。对于某些不能完全理解的问题,允许学生螺旋式地、分阶段地开展不断的的探究活动。不必一次探究完、探究尽。三、教师在探究学习中的作用新课程标准中突出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变不平等的“家长式”师生关系为“学友式”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时,不必追求科学家探究的水平,在

8、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上不必要求过高,当然也不能满足于儿童自发探究的水平,而应当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1、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创设探究的情境在小学数学探究式学习中,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和资源的开发能力,充分挖掘各方面的资源,以生活化、活动化的特点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以富有现实性、趣味性、挑战性,且处于学生认识结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为素材,设置值得探究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