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文学史教案

先秦两汉文学史教案

ID:18867494

大小:116.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9-26

先秦两汉文学史教案_第1页
先秦两汉文学史教案_第2页
先秦两汉文学史教案_第3页
先秦两汉文学史教案_第4页
先秦两汉文学史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先秦两汉文学史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先秦两汉文学史讲稿李南晖绪论一、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课程简介1、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研究时限,从上古到清末;研究对象包括此一时期的作家、作品、流派、文学思潮等。本课程试图通过对文学史史实和现象的系统梳理,描述文学史发展的脉络和轨迹。2、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应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形成基本的认识,对重要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对相关的内容进行独立的分析。增进对我国优秀文学传统的了解,从中吸取有益的精神营养。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要掌握文学史的基本事实和知识,还要注意在课

2、外阅读有关的作品,通过作品来熟悉作家、来感知文学史的生命和精髓。提倡独立思考,不拘泥于一家之见;开阔视野,多闻阙疑。3、推荐教材A、《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版B、《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C、《中国文学通史》中山大学中文系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D、《中国古代文学史》罗宗强、陈洪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E、《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二、先秦文学史概说1、先秦是中国文化萌芽、创立的时期,这一时期所建构的文化精神对

3、后世影响深远。先秦文学作为先秦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成为历代尊崇取法的典范。2、先秦时代的各种文化形态尚融而未划,所以先秦文学的形态也呈现出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相结合的特征。3、先秦文学大体可分为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3-1夏、商两代,原始宗教文化居于主导地位,巫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为占卜、祭祀所创作的韵文(如甲骨卜辞)和咒语歌谣是现存最古老的文学样式。史官是另一类文化传承的主要承担者。他们的职能原来也是宗教事务,后来巫史分途,史官的职掌遂偏向人事。《尚书》中保存的商代作品是历史散文最早的创作。

4、223-2周革殷命之后,巫术文化被礼乐文化取代,是所谓“以德代天”。对政治、社会、人生的关切超越了宗教关怀,史官文化崛兴,诞生了《左传》这样的历史散文的杰构。一些伟大的文化巨人提出不同的社会理想,出现了《论语》、《老子》等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深远的作品。3-3西周时期,学在王官,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的权利。春秋战国之后,周室衰微,贵族的地位下降而士阶层兴起;知识传授突破贵族的垄断,民间讲学之风盛行,是所谓“礼乐下行”。学派蜂起,诸子驰说,形成百家争鸣的文化格局。他们主张各异,文学观念和风格也异彩纷呈,产生了

5、与前代迥异的散文和诗赋。第一章上古神话一、什么是神话简言之,神话即神的故事。它诞生的心理基础是“万物有灵”的观念,通常是为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的作出解释,或者表达征服、改造的愿望。神话的主人公通常是自然的神灵或者神化了的英雄人物,他们具有超常的力量和神通,被人们所敬畏。二、神话的起源关于神话的起源,通行的解释是劳动起源说和宗教起源说。前者认为神话产生于初民的劳作生活,后者认为神话由初民的宗教活动诞生。三、中国上古神话的类型1、我国上古神话十分丰富,但是未能完整保存下来。现有文献中,《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最

6、大。其余的零星片段则散见于各种载籍。2、上古神话可以简单区别为自然神话和古史神话两类。前者诞生很早,往往将自然拟人化,包括了最早的山精树怪之类的物灵神话和较系统的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等等;后者则是历史的神话化或神话的历史化,接近于传说,包括战争神话、英雄神话、发明神话等等。四、神话思维的特征1、初民的心智水平尚处于较低水平,还不能明确区分思维主体和客体,在人和自然之间存在一种“互渗”的关系。2、先民在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然拟人化,形成以我观物的思维特征。3、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方式,时

7、间、方位等抽象概念依照特定的情感体验,被表现为各种的神灵及其活动。一部分神话形象则脱离了具体的形象,由不同的物象组合而成。4、神话思维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5、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神话则是集体意识的产物。五、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马克思曾说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土壤和武库,中国神话也同样如此。1、神话为后世提供了取用不尽的创作素材。2、神话的原始思维方式为后世文学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表现手段,而神话世界所创造的原型意象则成为文学血脉中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22第二章《诗经》第一节《诗

8、经》的整理和体制一、《诗经》的整理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又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笙诗六篇,有目无辞。全书主要收集了自周初至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作品。这些作品产生的地域大体涵盖今黄河中下游及汉水上游地区。《诗经》的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各个社会阶层。2、《诗经》的编集,大约完成于公元前6世纪。对于编集的情况,后人有“献诗”、“采诗”、“删诗”的说法。现在一般认为这些作品是由朝廷乐官整理编选的演唱和学诗的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