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原生动物概论溶组织内阿米巴鞭毛虫

医学原生动物概论溶组织内阿米巴鞭毛虫

ID:18873418

大小:7.40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8-09-26

医学原生动物概论溶组织内阿米巴鞭毛虫_第1页
医学原生动物概论溶组织内阿米巴鞭毛虫_第2页
医学原生动物概论溶组织内阿米巴鞭毛虫_第3页
医学原生动物概论溶组织内阿米巴鞭毛虫_第4页
医学原生动物概论溶组织内阿米巴鞭毛虫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原生动物概论溶组织内阿米巴鞭毛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医学原虫概论溶组织内阿米巴鞭毛虫(杜氏利什曼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阴道毛滴虫)温州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梁韶晖医学原虫概论一、定义医学原虫(medicalprotozoa)是指寄生于人体细胞、组织、体液及管腔内的致病性及非致病性原虫。二、分类原虫依据其运动细胞器的不同,分为四个纲:1、叶足纲(阿米巴):以伪足为运动细胞器。如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变形运动。2、动鞭纲(鞭毛虫):以鞭毛为运动细胞器。如阴道毛滴虫、蓝氏贾第鞭毛虫、杜氏利什曼原虫。3、孢子纲(孢子虫):无明显运动细胞器,寄生于宿主细胞内行裂体生殖与孢

2、子生殖。如疟原虫、弓形虫。4、动基裂纲(纤毛虫):以纤毛为运动细胞器。如结肠小袋纤毛虫。疟原虫环状体结肠小袋纤毛虫三、形态与结构1、外形:原虫体积微小,小者2—3μm,大者100-200μm,多为5-100μm,肉眼不能见,呈圆形、椭圆形、梨形或不规则,因虫种而异。2、结构:基本结构为细胞膜(表膜)、细胞质及细胞核三部分(1)细胞膜(表膜)(2)细胞质:基质(外质、内质)、细胞器、内含物(食物泡、营养小体以及代谢产物)。(3)细胞核:泡状核、实质核1、中心粒2、高尔基复合体3、饮液小泡4、光滑型内质网5

3、、粗糙型内质网6、鞭毛或纤毛7、鞭毛或纤毛断面8、鞭毛支根9、表膜10、核膜11、核仁细胞核12、核质13、胞质14、线粒体15、溶酶体16、胞饮作用四、生活史类型1、人型传播型:生活史只需要一个宿主。(1)只有滋养体:如阴道毛滴虫经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2)有滋养体和包囊。如溶组织内阿米巴和蓝氏贾第鞭毛虫。主要经口感染。2、循环传播型:需一种以上的脊推动物,分别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主要经口感染。如刚地弓形虫在中间宿主人或猪体内营内二分裂生殖。而在终宿主猫体内进行裂体增殖和配子生殖。3、虫媒传播型:需

4、在吸血昆虫体内发育,并进行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主要经过媒介昆虫叮咬传播。如人疟原虫。五、生理1、运动伪足运动、鞭毛运动和纤毛运动。(扭动或滑行)(滋养体,是主要的致病阶段。包囊,为主要的传播阶段。)2、营养表膜渗透、胞饮和吞噬。3、生殖(1)无性生殖①二分裂:如溶组织内阿米巴等。②多分裂:如疟原虫的裂体增殖等。③出芽生殖:如弓形虫滋养体内二分裂。(2)有性生殖①配子生殖:如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②接合生殖:如结肠小袋纤毛虫。(3)世代交替:如疟原虫。六、致病特点1、增殖致病:如杜氏利什曼原虫2、播散致病

5、:如弓形虫3、机会性致病:如弓形虫脑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等。卡氏肺孢子虫感染后,宿主肺泡内充满泡沫状物,这是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特点,肺泡上皮增生,肺泡间质增宽,大量炎性细胞(如浆细胞)浸润,引起间质性浆细胞肺炎。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histolytica)一、概述溶组织内阿米巴,又叫痢疾阿米巴,主要寄生于结肠,引起阿米巴痢疾(虫痢)和肠外阿米巴病。该病全球分布,多见于热带与亚热带。我国据统计人群感染率大约在1-2%之间。每年全球有数万人死于阿米巴病,其重要性仅次于疟疾和血吸虫病。二、形态1

6、、滋养体比白细胞略大(12-60微米),内外质分明,外质透明,内质颗粒状,可见吞噬的RBC泡状核,核仁小,居中;核膜内缘有染色质粒,大小一致,均匀排列;核仁与核膜间有时可见网状核纤丝滋养体(铁苏木素染色)虫体:圆形或椭圆形,内质颗粒小而均匀、呈淡蓝黑色;外质收缩,不着色或色泽更浅细胞核1个呈圆形、蓝黑色,核仁小而圆、居中、呈黑色小圆点,被吞噬的RBC呈蓝黑色2、包囊10-20微米,可见1核、2核和4核包囊。圆形,核结构与滋养体一致,特征结构为拟染色体,苏木素染色为黑色棒状,另可见糖原泡(空泡状)。各种包

7、囊(铁苏木素染色)一核包囊二核包囊拟染色体为黑色棒状,未成熟包囊可见糖原泡(空泡状)四核包囊-成熟包囊三、生活史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比较简单,其生活史的基本过程是包囊滋养体包囊经口感染二分裂增殖单核四核包囊(八个)滋养体(大量)滋养体包囊小肠下段结肠成熟包囊滋养体二分裂(大量)滋养体阿米巴痢疾体外阿米巴肝、肺、脑脓肿生活史示意图感染阶段:四核包囊感染途径与方式:经口寄生部位:结肠,可移行于肝、肺、脑、皮肤等致病阶段:滋养体诊断阶段:滋养体与包囊生活史要点四、致病1、致病因子半乳糖/乙酰氨基半乳糖凝集素介

8、导吸附于宿主细胞;阿米巴穿孔素破坏靶细胞;半胱氨酸蛋白酶溶解靶细胞。2、病理及临床表现在阿米巴虫体多种致病因子共同作用下,虫体侵入肠壁粘膜层、粘膜下层,并在粘膜下层繁殖、扩散,引起组织液化、坏死,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当溃疡内的坏死粘膜组织、血液和滋养体一并落入肠腔时,则患者发生阿米巴痢疾。阿米巴原虫侵入粘膜下层、再侵入肠壁肌层、甚至浆膜层,则引起肠出血和肠穿孔等并发症。在粘膜下层或肌层的阿米巴大滋养体可侵入静脉,随门静脉血流至肝,导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