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

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

ID:18882911

大小:1.21 MB

页数:93页

时间:2018-09-26

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_第1页
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_第2页
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_第3页
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_第4页
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概念指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病因,以生理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首先应用了心理生理障碍这一概念,在DSM—Ⅳ中又改名为心理因素影响的医疗状态。在ICD—10中称为伴有生理功能障碍和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我国的CCMD—3分类中采用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这一概念。这一组疾病中均不包括心身疾病。*3现代的病因研究各种情绪状态的改变,影响着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防御机制遭受破坏则可致病随着脑科学的进展,研究者确定了大脑皮质、边缘系统、间脑、下丘脑、网状结构和脊髓的解剖生理,

2、从而阐明了心身相关的物质基础自主神经功能和内分泌腺活动的变化神经递质和肽类物质的改变免疫功能也可能发生变化*4进食障碍的分类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在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与特定的文化压力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导致的进食行为异常。*5神经性厌食*6*7概念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一种慢性进食障碍指个体通过节食等手段,有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征的进食障碍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障碍如月经紊乱及躯体功能紊乱严重的甚至可出现恶病质状态、机体衰竭从而危及生命*8流行病学西方国家多见。好发于青春期女性,30多岁后发病者少见,围绝经期女性

3、偶可罹及。经济水平高的人群患病率高,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国外报道12~18岁女性患病率0.5%~l%,我国尚缺乏流行学资料。*9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患者的同胞中同病率6%~10%,高于普通人群。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55%,明显高于双卵双生子5%的同病率。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瘦素(leptin)等神经肽及其受体在特殊脑环路的作用与控制摄取食物有关低体重神经性厌食的患者血浆和脑脊液的瘦素浓度偏低恢复期(体重恢复正常以前)瘦素水平升高,可能是神经性厌食病人很难完全恢复的原因。*10心理因素个性弱点

4、自卑、拘谨、刻板、强迫完美主义倾向,过度关注体形和体重,以此判断自我价值有人认为厌食是青少年对情绪问题的回避及儿童期退行的表现。生活事件的刺激工作学习过度紧张新环境适应不良交友或家庭方面的挫折和打击造*11社会文化因素发病率上升与追求苗条的审美文化有关*12*13*14临床表现核心症状对“肥胖”的恐惧和对形体的过分关注,拒绝保持与年龄、身高相称的最低正常体重*15厌食的表现患者一般具有害怕发胖而有意节食的心理和行为l∕3的患者病前有轻度肥胖过分地故意限制饮食,体重下降迅速有的利用运动、呕吐、导泻等手段减轻体重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

5、但吃后又懊悔,甚至设法偷偷吐出*16躯体其他症状皮肤干燥、苍白、皮下脂肪减少。有的存在心动过缓、头昏、低血压、体温过低等。有的出现上腹痛或腹胀。可因低蛋白血症出现皮肤水肿或因进食减少出现低血糖反应。有的因衰竭感染可致死亡,在住院的本症患者中死亡率约10%。常伴有严重的内分泌功能紊乱,女性闭经、男性性欲减退或阳痿。如果发生在青春期前,可出现发育缓慢,甚至停滞。*17其他精神症状早期多数感觉良好,行动活泼敏捷好动,参加各种社交活动。随着饥饿的发展,精神表现发生变化失眠,以至整夜不眠常有情绪不稳、焦虑、抑郁强迫观念严重者可出现自杀行为多数

6、患者存在体像障碍,即使十分消瘦仍认为自己过胖。患者往往不认为有病治疗的合作程度较差,常因闭经等躯体症状而就诊多数患者社会功能基本正常。*18病程与预后本症常为慢性迁延性病程缓解和复发呈周期性交替伴有持久存在的营养不良、消瘦、人格缺陷。40%~60%恢复较好5%~15%的患者死于营养代谢障碍、感染和衰竭,个别死于意外和自杀。最低体重出现的次数较多和持续时间较长,与不良预后相关。随着我国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审美意识的加强,本症的发病有上升趋势。宣传健康摄食的观念,体形美和健康之间达到协调和平衡,十分必要。*19诊断进食量明显低于常人节食导

7、致明显的体重减轻,体重减轻的程度超过正常平均体重值的15%或更低,或Quetelet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小于17.5kg/m2,或在青春期不能达到预期的躯体增长标准并有发育延迟或停止。往往存在异乎寻常的害怕发胖的超价观念故意造成体重减轻。常常通过自我催吐、排便、过度运动,服用厌食剂和利尿剂,回避自认为导致发胖的食物常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广泛的内分泌紊乱*20鉴别诊断正常节食食欲正常,无体像障碍和内分泌紊乱当达到理想体重时能适可而止躯体疾病所致体重减轻很多躯体疾病特别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可导致明显的体重减轻,应通过相关检查予以排

8、除。神经性厌食患者普遍存在内分泌紊乱,应排除原发内分泌疾病。抑郁症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可伴发抑郁症状,抑郁症患者往往存在食欲减退抑郁症患者以情绪症状占主导,同时有思维、行为的改变及抑郁症自身的生物学节律,可资鉴别在少数情况下,不排除二者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