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分析_金贝尔美术馆

公共建筑分析_金贝尔美术馆

ID:18897681

大小:3.58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9-26

公共建筑分析_金贝尔美术馆_第1页
公共建筑分析_金贝尔美术馆_第2页
公共建筑分析_金贝尔美术馆_第3页
公共建筑分析_金贝尔美术馆_第4页
公共建筑分析_金贝尔美术馆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建筑分析_金贝尔美术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金贝尔美术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制作人:路易斯康的建筑思想新历史主义:以20世纪60年代的技术、材料、功能、精神为表现手段和目的,在建筑风格上,构图的“基本元”是以简单几何形——正方、矩形、圆,规则三角形等为主,具有现代和古代共有的特征。但在建筑艺术归属上,又接近20世纪的现代风格,在空间组合上则重现了某种历史上已有的等级空间序列手法。金贝尔美术馆的建筑背景时间:1966-1972年地点:美国田纳西州简介:金贝尔既是一位工业家,也是一位收藏家。金贝尔在福特沃斯城建立了一个基金会,并把他的收藏品和财产捐给基金会用来建造一个收藏馆,他希望博物馆能

2、够成为一个著名的建筑。1966年由基金会选出的博物馆执行官理查德布朗博士决定委托康来做设计。金贝尔美术馆在1966年就开始设计,但一直到1969年中期才破土动工。路易斯康的建筑语言1.明确的构图轴线3.材料的天然质感和人工肌理康重点运用了灰白色的现浇混凝土、灰米色的天然钙华石和橡木。这些材料是康的常用手法,他认为这些材料在质感上有内在的联系,尤其是在太阳光下会有不同的微妙变化。4.光是此建筑的重要乃至主导元素金贝尔美术馆建筑分析1.建筑环境金贝尔美术馆位于一个绿树成荫的公园内。建筑平面呈n字形,其西南面开口朝向公园绿地。n字形平面凹入部分

3、铺满沙砾,上面是一片棋盘式的小树林,状如公园的绿化嵌入博物馆之中,使公园与博物馆两者的环境浑然一体,相互通融。然而,树林下的沙砾铺地却又不同于周围的公园草坪,它暗示着这里已进入博物馆的入口广场,公园内的步行观众由此抵达博物馆的入口。2.建筑布局3.朝向与自然光照的关系东西朝向有利于光线最大限度地从天窗均匀射入4.平面形态平面呈“凹”字形,沿轴线两侧对称4.立面分析立面采用组合元方式,以一个四根柱子支撑的摆线形拱壳为单元,来组合成美术馆各个空间。摆线形拱顶比曲线拱顶低,跨度较大,承重能力较强,同时利于室内光线的漫反射。采用摆线形拱顶具有古典

4、特征,此处可体现出康的新历史主义建筑思想。5.剖面分析拱顶端部的墙顶和拱曲面之间开了一窄条拱形玻璃窗,以强调墙体不承重。拱顶之间在拱脚高度上设置一条平顶过渡带,也是管道空间。6.采光设计金贝尔美术馆最为成功之处,一是具有特设的自然采光,二是采光与建筑内外形象的完美结合。经过多方案的比较,康在每个拱壳中间,做了一个0.9米的通长天窗。天窗下面铝制穿孔把反射板使顶棚呈人字形造型,十分优美。这样使展示空间内既得到柔和的自然光,又避免了眩光的困扰。同时康还在拱壳与山墙交接处设计了一条细长的弧形采光带。这给建筑朴素的外观增添了一分细腻,又使拱顶产生

5、一种悬浮感,室内也因此而显得生动。7.博物馆空间的自然光运用自然采光能满足展览空间中的观者与自然解除的深层心理需要,自然光的引入会使人们在较长的参观进程中始终能保持与外界环境的联系,满足人们的“定位感”和“安全感”,使参观者不会产生迷失感,也不易产生疲劳。康就认为,观众在美术馆内心上美术作品时,不应受眩光现象的干扰,同时也不应完全与外界隔绝。绝大多数艺术品的创作都是在自然光的条件下完成,为了忠实再现展品的原貌,在展览空间之中引入自然光当然是最佳选择。但是又不可过多的引入自然光,因为强烈的紫外线对艺术藏品有着极大的损害。8.图片欣赏谢谢观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