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写作基本要求

稿件写作基本要求

ID:18898515

大小:4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18

稿件写作基本要求_第1页
稿件写作基本要求_第2页
稿件写作基本要求_第3页
稿件写作基本要求_第4页
稿件写作基本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稿件写作基本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稿件写作基本要求1、写稿的基本要求1.1书稿内容应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民族尊严,保护国家机密,不得有与我国现行政策和法律相抵触的内容或提法;无宣传色情、凶杀、封建迷信和格调低下的内容;不得剽窃、抄袭他人著作。1.2书稿内容应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所采用的资料、数据必须准确可靠;文字通顺、简明、精练,无逻辑性错误;读者对象明确,主题突出,取舍详简适中,结构合理,说理清楚,层次分明,书名准确;各级标题与内容相符。1.3书稿必须符合“齐、清、定”要求,即文稿(包括正文前后的辅文)、图稿齐全;稿面整齐,书写清楚,标注明确、易辨,删改清晰不乱;文、图内容已

2、确定,不存在遗留问题,无需再作增删和修改。1.4一律用简化汉字,简化字应以国家1986年10月公布的《简化字总表》(1986年新版)为准,勿用非规范化简化字,如有特殊需要,必须用古字、繁体字或日文汉字,请加以注明。2、书稿辅文的要求2.1内容简介内容简介是出版者向推销者和读者推荐介绍图书的文字材料,应介绍图书的主要内容、特点和主要读者对象;文字要求简洁通顺,准确可靠,突出重点,切忌笼统空洞,照搬目录,一般不超过300字。2.2序言、后记(1)序亦作序言、叙、引言;跋为后序,内容、体例与序言基本相同,只是排在书后。(2)序言包括丛书序、作者序、非作者序(

3、非译者序,下同)以及译者序等。(3)序的相对排列顺序为:丛书非作者序、丛书序、本书非作者序、本书作者序。(4)翻译书除译者序排在前面以外,其余顺序为:丛书序、非作者序、各版次作者序等,视所译原版本书情况而定。(5)再版书则以新版序在前,旧版序在后的原则编排。(6)几个人分别为书籍写序时,其先后次序由作者决定。2.2.1丛书序言(1)属于丛书的图书往往有丛书序,用以对全套丛书的编写意图、范围、总体结构、共同体例等问题进行说明。(2)丛书序的标题一般是“《xxxx》丛书序”或“《xxxx丛书》序”等。(3)丛书序可由丛书编委会、丛书主编个人或邀请有关知名人

4、士撰写,署编委会或个人名字;由出版社编写时,往往不署名。(4)丛书序言总是排在目录之前。2.2.2非作者序言(1)非作者序是由他人,如较高水平的专业人员或组织编写书的单位所撰写的序言,内容一般是推荐作品,对作品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介绍作者或书中研究的人物、事件等,也有指出作品不足之处的。切忌写成内容笼统、空泛或夸大的“模糊序言”或“吹捧序言”。(2)非作者序言的标题是“序”或“序言”,文后署撰写人姓名。(3)如借用某适合文章(无论该文章曾否在别处发表)充当序言,在文章标题之下外加括号注明“(代序)”二字。(4)非作者序总是放在目录之前。(5)非作者序如

5、是针对整个丛书而写的,排在丛书序之前。2.2.3作者序(1)作者个人撰写的序言,一般用以说明编写意图、中心内容、全书重点及特色、编写过程、编排和编写体例、适用范围以及对读者阅读的建议、再版更改情况说明、介绍协助编写的人员,以及致谢等。(2)作者序的标题一般是“序言”或“序”,比较简单的作者序有时也写作“前言”。当另有非作者撰写的序言时,为区别起见,可改用“前言”、“自序”或“作者序”等标题。翻译书原作者专为中译本撰写的序言,标题为“中译本序”。(3)作者序一般不署名,如果为几位作者中的一人撰写,也可署该撰写人姓名。(4)作者序可根据具体情况排在目录之前

6、或之后,一般排在目录之前。如若内容与正文直接连贯的,也可放在目录之后。2.2.4译者序(1)译者序一般着重说明翻译意图,有时也包括某些翻译工作的事务性说明。(2)译者序一般以“译者序”为标题,内容比较简单的,有时也可以“译者前言”或“译者的话”为标题。(3)译者序总是排在目录之前。2.2.5后记后记又称“跋”或“编后语”,一般在大型工具书、论文汇编书或重要著作中使用,排在正文的最后。其内容比较灵活,可以评价书籍内容,也可以说明写作过程或编辑过程及其体会、感谢语和对读者的希望等。作者、出版者、编辑者、译校者都可以写后记,但不是必须撰写的项目,只是对某些事

7、体进行交代。序言中不便、不宜说明的事项,也可采取后记的形式加以说明。3、标点符号科技书刊常用的标点符号与一般书刊基本相同,须按1990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正确使用。下面仅着重介绍科技书刊使用标点符号时容易出现的错误以及某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科技书刊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3.1句号(。)、问号(?)句号、问号均表示句末停顿。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有些句中虽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句末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问号。

8、书刊中滥用问号的情况较多,往往在有疑问词但非疑问句的句末加问号。例如:①……最后应求出铜块的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