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莱州委办公室文件

中共莱州委办公室文件

ID:18898791

大小:91.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9-21

中共莱州委办公室文件_第1页
中共莱州委办公室文件_第2页
中共莱州委办公室文件_第3页
中共莱州委办公室文件_第4页
中共莱州委办公室文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共莱州委办公室文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共莱州市委办公室文件莱办发〔2013〕10号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2013年3月20日)为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宜居文明新莱州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和烟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为指针,坚持自然环境生态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改造、—16—乡村生态产业发展、乡村文明建设行动四大任务同步推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统

2、筹兼顾,为建设宜居文明新莱州提供有力支撑。到2015年,生态文明乡村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70%以上的镇街跨入省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先进行列。二、基本原则——统一组织,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在市、镇两级分别设立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推进机构和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整体建设,分步实施。对全市范围内所有山、水、林、田、路、村分别确立近远景规划,分区域、分项目、分步骤实施,确保“十二五”期间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走在省、烟台市前列。——示范引领,项目推动。市级重点抓好对生态文明示范镇

3、街、社区建设的具体指导,对涉及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重点工作实施项目管理。在筛选确定大项目、好项目的基础上,建立市镇两级领导、责任部门和项目单位共同组成的专门班子,进行强力推动。——政府指导,社会参与。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企业参与、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格局。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采取市场运作方式,充分调动工商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性,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投入机制。三、重点工作(一)加强自然环境保护。一是绿道慢行系统建设。加快—16—筹划建设沿海、绕城、环山三条主要绿道慢

4、行系统,将滨海旅游度假区、万亩盐田、南阳河城市绿廊、云峰山和大基山风景名胜区等内容连接起来,构建区域、城市、社区三级绿道慢行网络。到2020年,全市绿道慢行系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二是水系生态建设。加快水利工程与自然生态、景观建设、文化内涵相互融合的水生态建设,重点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胶东引黄调水莱州配套、新建防潮堤、农村饮水安全、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治理、小流域治理等工程。加快推进全市水系统筹管理与治理,建立城乡统一的污水处理、循环利用系统。三是造林绿化。以水系造林、山体绿化、村镇绿化、路域绿

5、化为重点,进一步巩固扩大造林绿化成果。到2020年,全市所有山体、镇村和县乡路全部实现高标准绿化、美化。四是土地综合整治。按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有机结合、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建设有机统一”的要求,全面完成位于城港路和程郭镇土地综合整治中的农用地整治项目,农用地整治规模达到48730亩。五是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对矿山、采石场等资源开发区、地质塌陷地、大型项目建设区的裸露工作面开展生态恢复。大力开展矿山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搞好矿山尾矿和石材加工废渣清理整治和综合利

6、用。(二)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改造。一是加强示范镇和特色风情小城镇建设。在沙河镇开展省级“百镇建设示范行动”,打造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次中心。在—16—金城镇开展烟台市级“小城镇建设示范活动”,进入全省先进行列。以各级示范镇建设为引领,带动全市小城镇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口规模明显扩大、城镇面貌明显改善。到2015年,建成生态文明小城镇11个。其中,以生态型滨海旅游业、海洋产业和黄金产业为特色的风情小城镇1个。二是分类推进村庄环境改造。根据《莱州市社区专项规划》要求,突出分类施治,推进环

7、境改造。第一类,旧村改造型。参照城市社区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将22个城中村和城郊村划分不同板块,实行连片开发、分步实施。主要任务是,结合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程,建设新型城市社区,实行社区化管理和服务,扩大集聚效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集中供水、供气、供热,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社区服务中心功能齐全、配套完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居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到2015年,完成22个村庄的旧村改造。第二类,规划保留型。集中各方力量,分年度、分

8、批次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任务是,以村容村貌整治为切入点,落实好村庄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凸显生态优势、地域特色和人文风貌。重点是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同步提升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推进“三清四改两通三化”,抓好垃圾、污水处理,普及户用清洁能源;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行社区化服务。到2020年,全市所有规划保留村基本达到生态文明示范社区标准。第三类,迁移撤并型。主要通过加强“3+1”—16—联手共建等帮扶形式,启动内力,从环境治理、清理卫生、村庄绿化等群众关心和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