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复习检测卷(4)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复习检测卷(4)

ID:18902910

大小:47.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9-21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复习检测卷(4)_第1页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复习检测卷(4)_第2页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复习检测卷(4)_第3页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复习检测卷(4)_第4页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复习检测卷(4)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复习检测卷(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复习检测卷(4)  期末考试即将来临,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复习迎考的试题,希望给各位同学带来帮助和借鉴!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2),塞上风云接地阴。  (3)此情可待成追忆?。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6)位卑则足羞,。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钱塘六井记苏轼  潮水避钱塘而东

2、击西陵,所从来远矣。沮洳斥卤①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复习检测卷(4)  期末考试即将来临,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复习迎考的试题,希望给各位同学带来帮助和借鉴!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2),塞上风云接地阴。  (3)此情可待成追忆?。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6)位卑则足羞,。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钱

3、塘六井记苏轼  潮水避钱塘而东击西陵,所从来远矣。沮洳斥卤①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复习检测卷(4)  期末考试即将来临,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复习迎考的试题,希望给各位同学带来帮助和借鉴!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2),塞上风云接地阴。  (3)此情可待成追忆?。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6)位卑则足羞,。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

4、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钱塘六井记苏轼  潮水避钱塘而东击西陵,所从来远矣。沮洳斥卤①,化为桑麻之区,而久乃为城邑聚落,凡今州之平陆,皆江之故地。其水苦恶,惟负山凿井,乃得甘泉,而所及不广。唐宰相李公长源始作六井,引西湖水以足民用。其后刺史白公乐天治湖浚井,刻石湖上,至于今赖之。始长源六井,其最大者,在清湖中,为相国井,其西为西井,少西而北为金牛池,又北而西附城为方井,为白龟池,又北而东至钱塘县治之南为小方井。而金牛之废久矣。嘉祐中,太守沈公文通又于六井之南,绝河而东至美俗坊为南井。出涌金门,并湖而北,有水闸三,注以石沟贯城而东者

5、,南井、相国、方井之所从出也。若西井,则相国之派别②者也。而白龟池、小方井,皆为匿沟湖底,无所用闸。此六井之大略也。  熙宁五年秋,太守陈公述古始至,问民之所病。皆曰:“六井不治,民不给于水。南井沟庳③而井高,水行地中,率常不应。”公曰:“嘻,甚矣,吾在此,可使民求水而不得乎!”乃命僧仲文、子圭办其事。于是发沟易甃④,完缉罅漏⑤,而相国之水大至,坎满溢流,南注于河,千艘更载,瞬息百斛。疏涌金池为上中下,使浣衣浴马不及于上池。而列二闸于门外,其一赴池而决之河,其一纳之石槛,比竹为五管以出之,并河而东,绝三桥以入于石沟,注于南井。  明年

6、春,六井毕修,而岁适大旱,自江淮至浙右井皆竭,民至以罂缶贮水相饷如酒醴。而钱塘之民肩足所任,舟楫所及,南出龙山,北至长河盐官海上,皆以饮牛马,给沐浴。  余以为水者,人之所甚急,而旱至于井竭,非岁之所常有也。以其不常有,而忽其所甚急,此天下之通患也,岂独水哉?(摘编自《苏轼全集》)  【注】①沮洳斥卤:低洼潮湿的盐碱地。②派别:江河的支流。③庳:低下。④甃:井壁。⑤罅漏:缝隙,漏洞。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惟负山凿井负:靠近B.率常不应率:大抵  C.并河而东东:东面D.六井毕修毕:全部  

7、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六井修治措施的一项是()(3分)  ①绝河而东至美俗坊为南井②于是发沟易甃,完缉罅漏  ③千艘更载,瞬息百斛④而列二闸于门外  ⑤比竹为五管以出之⑥皆以饮牛马,给沐浴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介绍钱塘城的形成和地理特征,为下文记钱塘六井的开凿和修治作了必要的铺垫。  B.钱塘六井的开凿始于宰相李长源,终于刺史白乐天,为百姓引来了西湖之水,解决了饮水问题。  C.陈述古到任后,组织人员对钱塘六井进行了修治,使六井在第

8、二年的大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D.本文以记钱塘六井的开凿和修治为主体,但不局限于“记”,而借“记”发“议”,意在“记”外。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太守陈公述古始至,问民之所病。(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