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设计

课程设计: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设计

ID:18904458

大小:777.82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8-09-19

课程设计: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设计_第1页
课程设计: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设计_第2页
课程设计: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设计_第3页
课程设计: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设计_第4页
课程设计: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水吸收二氧化硫填料吸收塔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前言填料吸收塔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班级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36第一章前言日期2013-05-2036第一章前言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姓名:学号:常压下,在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炉气中的二氧化硫一、设计条件1.操作方式:连续操作;2.生产能力:处理气量:2402m3/h;3.操作温度:20℃;4.操作压力:常压;5.进塔混合气含量;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5.2%;其余为空气;6.进塔吸收剂:清水;7.二氧化硫回收率:95%;二、设计要求1.流程布置与说明;2.工艺过程计算;3.填料的选择;4.填料塔工艺尺寸的确定;5.输送机械功率的选型

2、;三、设计成果1.设计任务书一份;2.设计图纸:填料工艺条件图四、设计时间2013年5月1日-------2013年5月24日(第12周——第13周)五、主要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汤金石,化学工程出版社,19902.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海医院设计院3.传质与分离技术,周立雪,化学工业出版社36第一章前言1.流体流动与传热,张洪流,化学工业出版社2.化工单元过程课程设计,王明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3.化工单元过程课程设计,刘兵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六、指导老师:化工反应及设备教研室2013年2月目录第一章前言11.1吸收技术概况11.2吸收设

3、备发展11.3吸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3第二章吸收塔的设计方案42.1吸收剂的选择42.2吸收流程选择52.2.1吸收工艺流程的确定52.2.2吸收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过程说明62.3吸收塔设备及填料的选择736第一章前言2.3.1吸收塔设备的选择72.3.2填料的选择82.4吸收剂再生方法的选择102.5操作参数的选择112.5.1操作温度的确定112.5.2操作压力的确定11第三章吸收塔的设计内容123.1基础物性数据123.1.1液相物性数据123.1.2气相物性数据123.1.3气液相平衡数据123.2物料衡算133.3操作线方程143.4填料

4、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153.4.1空塔气速的确定153.4.1液体喷淋密度的求法173.4.2传质单元高度的计算183.4.3传质单元数的计算213.4.4填料层高度213.5填料层压降的计算223.6液体分布器计算233.6.1液体分布器233.6.2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243.6.2.1液体分布器的选型243.7塔底液体保持管高度的计算253.8其他附属塔内件的选择263.8.1多孔型液体分布器263.8.2直管式多孔分布器2636第一章前言3.8.3排管式多孔分布器263.8.4填料支撑板263.8.5填料压板与床层限制板273.8.6气体进出

5、口装置与排液装置273.8.7人孔27参考文献29设计方案总结3036设计方案总结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第一章前言1.1吸收技术概况当气体混合物与适当的液体接触,气体中的一个或者几个组分溶解与液体中,而不能溶解的组分仍留在气体中,使气体得以分离。吸收过程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气体混合物的分离操作,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特定的液体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实现各组分分离的单元操作。实际生产中,吸收过程所用的吸收剂常需回收利用,故一般来说,完整的吸收过程应包括吸收和解吸两部分,因而在设计上应将两部分综合考虑,才能得到较为理想的设计结果。作为吸收过程的工艺

6、设计,其一般性问题是在给定混合气体处理量、混合气体组成、温度、压力以及分离要求的条件下,完成以下工作:(1)根据给定的分离任务,确定吸收方案;(2)根据流程进行过程的物料和热量衡算,确定工艺参数;(3)依据物料及热量衡算进行过程的设备选型或设备设计;(4)绘制工艺流程图及主要设备的工艺条件图;(5)编写工艺设计说明书。1.2吸收设备发展在吸收过程中,质量交换是在两相接触面上进行的。因此,吸收设备应具有较大的气液接触面,按吸收表面的形成方式,吸收设备可分为下列几类:(1)表面吸收器吸收器中两相间的接触面是静止液面(表面吸收器本身的液面)或流动的液膜

7、表面(膜式吸收器)。这类设备中的接触表面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于吸收器构件的几何表面。这类设备还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水平液面的表面吸收器:在这类吸收器中,气体在静止不动或缓慢流动的液面上通过,液面即为传质表面,由于传质表面不大,所以此种表面吸收器只适用于生产规模较小的场合。通常将若干个气液逆流运动的吸收器串联起来使用。为了能使液体自流,可将吸收器排列成阶梯式,即沿流体的流向,后一个吸收器低于前一个吸收器。水平液面的表面吸收器的效率极低,现在应用已很有限。只有从体积量不大的气体中吸收易溶组分,并同时需要散除热量的情况下才采用它们。这类吸收器有时还

8、用于吸收高浓度气体混合物中的某些组分。36设计方案总结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液膜吸收器:在液膜吸收器中,气液两相在流动的液膜表面上接触。液膜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