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通用论文范例

环保通用论文范例

ID:18906666

大小:505.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9-21

环保通用论文范例_第1页
环保通用论文范例_第2页
环保通用论文范例_第3页
环保通用论文范例_第4页
环保通用论文范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保通用论文范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GIM-3000系列环保通用智能数据采集仪方案的应用(南京XXXXXXXXX作者XXXXX)摘要:论述了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目的、数据采集仪的发展和现状,对智能化的数据采集仪提出具体建议以及应用实例解剖。关键词:环境监测;数据采集仪;智能化。传统的环境监测主要基于单台仪器的间断方法,甚至是人工取样实验室分析的非在线式监测,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在线测量和远程控制,对环境质量的突然恶化以及污染源污染物的突发超标排放无法掌握,常常引起重大污染事故和经济纠纷,具有明显的缺点。正因如此,世界各国近20年来均把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化学分析手段和计算机测控技术作为发展环境监测技术的重要手段。第一节国内外的发

2、展现状及趋势一、国外数据采集仪的发展和现状传统的环境监测主要基于单台仪器的间断方法,甚至是人工取样实验室分析的非在线式监测,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在线测量和远程控制,对环境质量的突然恶化以及污染源污染物的突发超标排放无法掌握,常常引起重大污染事故和经济纠纷,具有明显的缺点。正因如此,世界各国近20年来均把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化学分析手段和计算机测控技术作为发展环境监测技术的重要手段。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等都纷纷投入巨资,研究和发展在线式、不间断测量的环境监测设备并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以求大大提高监测仪器的自动化水平和数据处理能力,建立了以监测空气、水质环境综合指标以及某些特定项目为基础的

3、在线监测系统。近10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环境监测仪器的计算机化、网络化也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包括空气质量、水质以及污染源监测在内的各种广域、城域环境在线监测系统也因此迅速得到发展,网络技术、工业测控总线技术、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等均在环境在线监测方面得到了良好的应用。美国、日本、德国以及西欧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在环境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一直走在前面,他们自20世纪70年代起相继建立了各种类型的环境在线监测(控)系统。美国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在全国设立6000个监测点,包含250个国家级监测点;从1975年起美国建立国家水质监测网,进行污水、地下水、地表水的自动监

4、测,仅俄亥俄河流域就设置了个14个监测点,而且建立了国家水质警戒系统,美国南加州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为汽车尾气,为此,有关部门在南加州质控区设置了34个监测站,自动监测大气污染物的数据资料,按照一定的频率每隔一段时间通过网络传输把数据上传到南加州空气质量控制局以及加州的信息数据中心,南加州空气质量控制局利用GIS处理监测数据,生成浓度分布等GIS专题图,分析汽车保有数量与空气污染程度以及民众健康情况的关系。70年代末,日本也出现了大气和水质的在线监测系统。他们具体做法是把大气与水质同时放在一个中央控制室里,在中央控制室里,不仅要按照专家系统对实时数据进行处理、汇总、打印报表和曲线图形,还要进行

5、大气质量的预测,更重要的是在线监测和预测基础上为政府决策部门的管理和立法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充分体现了政府的一元化管理功能。在水质在线监测方面,目前日本的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典型的有日本大阪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等。日本大阪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是将大阪所管辖区域内的河川湖泊、下水道、工厂废水排水口设置水质监测设备并联网,使政府环保部门能实时掌握所管辖地方所有水源和排污口的水质状况,同时向所管辖地区的居民提供实时水质数据。如果一旦发生水质污染事故等异常情况,则事故的种类、影响区域等信息通过系统的通信网络传到中央控制室,为有关部门把握污染的性质状态、制定灾害对策提供依据。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和地

6、区都将遥感遥测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其环境监测中,建立了以大气、水质环境综合指标及其特定项目为基础的环境在线监测信息系统。欧美等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经过近20年的大力发展,环境在线监测信息系统基本普及。二、我国数据采集仪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国传统的环境监测方法多是人工操作,主要是设置某些断面或测站定时定点瞬时取样,然后将样品带回实验室分析或者野外进行现场测定。由于人力和物力的限制,监测工作仅限于几个断面和点,监测频率也是每月数次,不能保证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难以实现对环境要素全时段、全方位的动态监测。近些年来,尽管部分城市采用并安装了一

7、些自动或在线监测设备,大大提高了监测的频率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时效性,但是这些监测设备大多没有与环境监测部门联网,监测得到的数据不能及时有效地被环境监测部门所掌握,后继的环境评估和决策支援中,用有限的监测数据来评价整个区域的环境质量以及污染源的排放情况也是不完全的,这对于尽早发现污染事故,及时预报区域环境质量等均有很大限制。同时,我国还有大量的监测数据仍以纸制文档形式保存,几乎不能进行大批量的查询和统计工作;而部分已经建立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