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教育相关资料1

均衡教育相关资料1

ID:18914769

大小:5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9-22

均衡教育相关资料1_第1页
均衡教育相关资料1_第2页
均衡教育相关资料1_第3页
均衡教育相关资料1_第4页
均衡教育相关资料1_第5页
资源描述:

《均衡教育相关资料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年第1期古正举:达州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万平方米;实施维修加固级B、C级危房项目971个,面积108.73万平方米;实施学校灾后重建项目174个,面积13.5万平方米。大力实施远程教育项目工程,“远教工程”已覆盖到全部农村中小学,全市已建成教学光盘播放点2185个、卫星教学收视点688个、计算机网络教室331间,基本形成了“天网、地网”相结合的达州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格局,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4.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稳步提升通过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办法,实行“五个统一”(统一报

2、名、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信息、统一录取)和学生成绩以等级呈现,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提高了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水平。2009年,全市小学入学率达到99.8%,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6.93%,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达到68.13%,初中辍学率为2.85%,15周岁人口中文盲率严格控制在1%以内。  二、矛盾与问题通过调查分析,达州市义务教育在稳步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四个不均衡”:(一)办学条件不均衡一是农村危房面积大。达州市近几年连续遭受特大洪灾、旱灾、雪灾,加之汶川大地震波及我市,相当数量学校校舍受损严重,危房数量大。通过全市校舍

3、拉网式排查,共排查出危房面积180余万平方米,这些危房,大部分在农村。二是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城镇学校大班额、超大班额十分严重。按照目前达州市在校学生和教育部颁布的学校建设标准,我市应具备校舍面积933.78万平方米,但现有校舍面积为693.44万平方米,下差240.34万平方米;现有校园面积1537万平方米,下差536.7万平方米。城镇学校生均占有校舍和活动场地面积小。达州市城镇(含达州城区和5个县镇)现有中小学校79所,校舍面积153.92万平方米、校园面积185.1万平方米,在校中小学生21.96万人,若按教育部颁布的学校建设标准,应具备校舍面积233.36万平方米、校园

4、面积513.56万平方米,下差校舍面积79.44万平方米、校园面积328.46万平方米。三是城镇开发过程中,教育规划严重滞后。近几年来,达州市在城镇开发中,基本未规划学校建设点,城镇中小学的新建、扩建很少,不能满足城镇人口大量增加的需求。四是教辅用房、生活用房急缺。部分义务教育学校除了教学楼,再无其它建筑,实验、办公、住宿、生活等辅助用房急缺。五是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不足,教学仪器、拥有图书和生机比等均低于国家下限标准。很多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设施多年来未添置或更新。山区小学电脑和其他现代教学设备普遍量少质差,且无合格教师操作。(二)师资配置不均衡一是教师总量不足。由于编制和

5、财力的限制,师范类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补充,农村边远学校缺编严重,各地各校为了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只好临时聘用代课教师。目前,全市共有临时聘用代课教师3000余人(约占中小学教职工总数的7%)。二是教师分布不均衡。教师配置数量在不同学校、不同区域之间差异明显。农村教师短缺,学校加压排课,绝大部分村小教师包班上课,山区尚有不少一校一师的教学点。三是学科配置不合理。农村小学英语、信息技术和音、体、美普遍缺少合格教师,部分县(市、区)除中心小学外,大部分学校英语、信息技术两门课程基本未开设,音、体、美三门课程多数由非专业教师代课。四是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掌握较少。不少农村教师对“电脑

6、”显得十分陌生,远程教育设施作用不能充分发挥,适应新课标要求存在较大困难。(三)管理水平不均衡一是干部教师管理体制不顺。“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理顺。一些学校教师调配、校长选拔任用没有完全归口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考核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机制参差不齐,设置不合理、操作不规范,缺乏应有的科学性。[3]二是相当一部分学校制度管理流于形式,且管理方式陈旧粗放,随意性大,教学组织、后勤保障、班级活动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学校总体工作缺乏计划性,依法治校还没有真正纳入学校管理内容,法规意识淡薄,随意延长或缩短学生在校时间,甚至课程开设不全,主要学科挤占其他学科等。(四)教育

7、质量不均衡一是因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城乡中小学教育质量差异明显。农村小学英语、信息技术及音、体、美设置不全,课时安排不足,必要的课外和社会实践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二是同一区域的不同层次学校教育质量差异明显。市中心传统形成的一类小学比城区其它小学的质量高,同一乡镇中心校比村小质量高,交通便利、经济较发达的行政村的小学比边远山区村小质量高。三是有的学校和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只关注少数优秀学生,不注重加强差生转化,班内两极分化严重,致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