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件、弹簧、杆件模型(动力学问题)

绳件、弹簧、杆件模型(动力学问题)

ID:18922036

大小:19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7

绳件、弹簧、杆件模型(动力学问题)_第1页
绳件、弹簧、杆件模型(动力学问题)_第2页
绳件、弹簧、杆件模型(动力学问题)_第3页
绳件、弹簧、杆件模型(动力学问题)_第4页
绳件、弹簧、杆件模型(动力学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绳件、弹簧、杆件模型(动力学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模型组合讲解——绳件、弹簧、杆件模型(动力学问题)[模型概述]挂件问题是力学中极为常见的模型,其中绳件、弹簧件更是这一模型中的主要模具,相关试题在高考中一直连续不断。它们间的共同之处是均不计重力,但是它们在许多方面有较大的差别。[模型回顾][模型讲解]例1.如图1中a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系于长度分别为l1、l2的两根细线上,l1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l2水平拉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现将l2线剪断,求剪断瞬时物体的加速度。图1(1)下面是某同学对题的一种解法:解:设l1线上拉力为,l2线上拉力为,重力为mg,物体在三力作用

2、下保持平衡,,剪断线的瞬间,突然消失,物体即在反方向获得加速度。因为,所以加速度,方向沿反方向。你认为这个结果正确吗?请对该解法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2)若将图a中的细线l1改为长度相同、质量不计的轻弹簧,如图b第5页(共5页)所示,其他条件不变,求解的步骤和结果与(1)完全相同,即,你认为这个结果正确吗?请说明理由。解析:因为l2被剪断的瞬间,l1上的张力发生突变,故物体获得的瞬间加速度由重力的分力提供,大小为,方向垂直l1斜向下,所以(1)错。因为l2被剪断的瞬间,弹簧的长度不能发生突变而导致弹力不能突变,所以(2)对。拓展:在(1)中

3、若l1、l2皆为弹性绳,剪断l2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多少?(参考答案)若l1、l2皆为弹性绳,剪断l1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多少?(参考答案)在(2)中剪断l1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多少?(参考答案)例2.如图2所示,斜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物体A和B的质量分别为、。两者之间用质量可以不计的细绳相连。求:(1)如A和B对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时,两物体的加速度各为多大?绳的张力为多少?(2)如果把A和B位置互换,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及绳的张力各是多少?(3)如果斜面为光滑时,则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及绳的张力又各是多少?图2解析:(1)设绳子的张力

4、为,物体A和B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分别为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有对B有设,即假设绳子没有张力,联立求解得,因,故说明物体B运动比物体A的运动快,绳松弛,所以的假设成立。故有因而实际不符,则A静止。第5页(共5页)(2)如B与A互换则,即B物运动得比A物快,所以A、B之间有拉力且共速,用整体法代入数据求出,用隔离法对B:代入数据求出(3)如斜面光滑摩擦不计,则A和B沿斜面的加速度均为两物间无作用力。拓展:如A、B之间为轻杆,上面三问情况如何?如A、B之间为轻质弹簧,试分析在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B的运动情况?例3.如图3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

5、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正确的是()图3A.小车静止时,,方向沿杆向上B.小车静止时,,方向垂直杆向上C.小车向右以加速度a运动时,一定有D.小车向左以加速度a运动时,,方向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解析:小车静止时,由物体的平衡条件知杆对球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且大小等于球的重力mg。小车向右以加速度a运动,设小球受杆的作用力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如图4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两式相除得:。第5页(共5页)图4只有当球的加速度且向右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才沿杆的方

6、向,此时才有。小车向左以加速度a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小球所受重力mg和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合力大小为ma,方向水平向左。根据力的合成知,方向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模型演练]1.(2006年无锡统考)细绳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将固定在墙上的弹簧压缩,压缩距离为x,如图5所示,若弹簧和小球不拴接,将细线烧断后:图5A.小球做平抛运动B.小球加速度立即为gC.弹簧完全恢复原长后小球做匀速运动D.小球落地时动能为mgh答案:C2.(2006年湖南湘乡)如图6所示,在动力小车上固定一直角硬杆ABC,分别系在水平直杆AB两端的轻弹簧和细

7、线将小球P悬吊起来。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P的质量为m,当小车沿水平地面以加速度a向右运动而达到稳定状态时,轻弹簧保持竖直,而细线与杆的竖直部分的夹角为,试求此时弹簧的形变量。第5页(共5页)图6答案:,,,讨论:①若则弹簧伸长②若则弹簧伸长③若则弹簧压缩第5页(共5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