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概况西沟一矿防灭火措施

矿井概况西沟一矿防灭火措施

ID:18925748

大小:4.95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8-09-24

矿井概况西沟一矿防灭火措施_第1页
矿井概况西沟一矿防灭火措施_第2页
矿井概况西沟一矿防灭火措施_第3页
矿井概况西沟一矿防灭火措施_第4页
矿井概况西沟一矿防灭火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井概况西沟一矿防灭火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矿井概况1、地形地貌西沟一矿井田位于天山博格达山北麓丘陵地带,地形较平缓,但切割较强,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海拔标高995.5~1213.8米,相对高差为80~218.3米。地形特征总体较为平缓,基岩出露较少,大部分为第四系坡积层、卵砾石层。2、矿井资源/储量西沟一矿东西长3.30千米,南北宽0.90千米,井田面积2.8963平方千米。地理坐标:东经88°33′10″~88°35′39″;北纬:44°02′09″~44°02′40″。井田限采标高范围内煤炭总资源量约1.1亿吨,主要开采A3、A5和A7三个煤层,其中A3煤层真厚6.9米,A5煤层真厚26米,A7煤层真厚4.73米。3

2、、地质条件西沟一矿位于二工河-黄山街倒转向斜的北翼,为一向南倾的单斜构造,倾向为180°~200°,倾角45°~57°,全区地层走向变化不大,但沿走向倾角有变化,东部地层倾角较陡,在57°左右由东向西产状变缓,在jI线一带变为45°左右。沿倾向方向倾角也有变化,一般由地表向深部,倾角由缓变陡。井田范围内构造不发育,构造复杂程度应属简单构造类型(I类)。4、煤层与煤质矿区内勘探编号煤层共12层,自下而上为:A2、A2上、A3、A5、A7、A9、A11、A12、A13、A14、A15、A16,主要开采A3、A5、A7三个煤层,其煤层编号详见对照表。煤层编号对照表勘探编号-A2A2上A3-A5-

3、A7-A9-A11A12A13A14A15A16详查编号122上345678910111213141516原昌吉地质队编号尺八槽三尺槽夹溜子北大槽八尺槽中大槽6南大槽8米尺槽10四尺槽五尺槽13141516(1)A3煤层:煤层露头分布在井田北面,A2上煤层之上,A5煤层之南侧,两煤层间距10.01~18.82米,全层厚度3.53~8.31米,平均厚度5.77米;可采厚度3.53~8.31米,平均可采厚度5.69米,可采范围为全区可采。煤层结构较简单,可见1~3层0.15~0.26米厚的夹矸。顶板以(含炭)泥质粉砂岩为主,局部为中-粗砂岩;底板以炭质泥岩、含炭泥质粉砂岩为主,局部为泥岩、细砂

4、岩;夹矸为炭质泥岩。属稳定厚煤层。(2)A5煤层:煤层露头分布井田北部,A3煤层之上、A7煤层之南侧,两煤层间距16.23~49.12米,可采范围为全区可采。全层厚度16.64~29.05米,平均厚度25.60米;可采厚度16.64~29.05米,平均可采厚25.59米。煤层结构简单,顶板以(含炭)泥质粉砂岩及粉砂岩为主,局部为含炭中砂岩、炭质泥岩;底板以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局部为粉-细砂岩;夹矸为炭质泥岩、粉砂岩。属稳定特厚煤层。(3)A7煤层:煤层露头分布井田北面,A5煤层之南侧,两煤层间距16.37~28.48米,可采范围为全区可采。全层厚度3.73~6.81米,平均厚度5.

5、34米;可采厚度3.73~6.81米,平均可采厚4.73米。煤层结构简单,顶板以泥质粉砂岩为主,局部为细砂岩;底板以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局部为细砂岩;夹矸为炭质泥岩。属稳定厚煤层。根据新疆阜康市西沟煤焦有限责任公司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2013年度)》阜煤字【2013】128号《瓦斯等级鉴定及二氧化碳鉴定结果报告》的评审意见。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16.19m³/min。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9.39m³/t。最大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3.23m³/min。最大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3.87m³/t。结果是瓦斯、二氧化碳涌出和释放都不大并且比较均衡,未见瓦斯异常区域,根据《煤矿规程》

6、133条规定因此鉴定我矿属于高瓦斯矿井。自燃发火倾向性:属易自燃煤层。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尘有爆炸性。矿井无硫化氢。我矿先后与重庆煤科院、沈阳研究院、武汉院、新疆煤炭科学研究所、新疆工程学院和研究机构安全工程系签订技术服务协议。从技术上进一步完善瓦斯治理措施第一章矿井火灾的危害及防治原则矿井火灾分为地面火灾、井下火灾;井下火灾又分为内因火灾与外因火灾。根据多年工作实际及工作经验,急倾斜煤层防灭火工作应以防火工作为重点,灭火工作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经济成本高。一、井下火灾的危害矿井火灾的主要危害是产生大量有毒气体(CO)和烟雾,严重威胁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火灾能烧毁煤炭资源和设备;为了灭火封闭

7、采区,冻结了部分煤量;还可能引起瓦斯或煤尘爆炸事故。二、地面火灾发生的原因:管理不到位、防火意识不强。工作人员的疏忽大意、电气设备及电缆着火引发火灾。三、井下火灾发生的原因:内因火灾:通风不合理、管理不到位、密闭漏风、采空区漏风、防灭火设备不到位等。外因火灾:机电设备发热着火(包括电缆、皮带、所有电器设备)、井下烧焊、人员违章带火下井、违章操作、管理不到位四、地面火灾的防治1、地面火灾的防治主要是对各职工宿舍的用火、用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