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微生物31764

环境工程微生物31764

ID:18926633

大小:206.5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9-22

环境工程微生物31764_第1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31764_第2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31764_第3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31764_第4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31764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工程微生物3176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按细胞核膜、细胞器及有丝分裂等的有或无,划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2、五界分类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和植物界。3、大肠杆菌名称:Escherchiacoli4、微生物的特点:个体极小、分布广,种类繁多、繁殖快、易变异(结构简单)5、病毒的繁殖过程:吸附—侵入—复制与聚集—释放6、根据噬菌体与宿主的关系:烈性噬菌体:指感染宿主细胞后,能够使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或溶源性噬菌体):噬菌体感染细胞后,将其核酸整合(附着)到宿主的核DNA上,并且可以随宿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

2、复制,在一般情况下,不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7、病毒对物理因素的抵抗力温度:在宿主细胞外的病毒大多数在55-65℃下,1h内灭活;低温保存病毒,通常-75℃。光及其他辐射:A:紫外辐射:灭活部位是病毒的核酸。B:可见光:在氧气和染料存在的条件下,大多数肠道病毒对可见光很敏感而被杀死,这叫“光灭活作用”,染料附着在核酸上,催化光氧化过程,引起病毒灭活。C:离子辐射:X射线,r射线也有灭活病毒的作用。干燥:土壤中水分低于10%,病毒会迅速灭活;污泥中固体含量大于65%时,病毒量减少。8、病毒的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

3、核酸。由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内芯组成。9、细菌均有的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及其内含物、拟核。部分细菌有的特殊结构:芽孢、鞭毛、加墨、粘液层、衣鞘及光合作用层片等10、革兰氏染色程序:1)初染(结晶紫1min)2)媒染剂(碘液1min)3)脱色(95%乙醇25~30S)4)复染(蕃红1~3min)结果判断:菌体呈紫色的为革兰氏阳性菌(G+)菌体呈红色的为革兰氏阴性菌(G-)G+菌G-菌肽聚糖含量高(40-90%)含量低(5-20%)壁磷酸含量较高(<50%)0脂类一般无(2%)含量较高(0-20%)蛋白质

4、0含量高(60%)厚度厚(20-80nm)薄(10nm)结构简单只有肽聚糖层1层复杂,有肽聚糖层和脂多糖层2层11、菌胶团:被一个公共荚膜保卫形成一定形状的细菌集团。12、污水生物处理的工作主体是活性污泥中的细菌,细菌的物理化学性质直接关系到污水的处理效果:p胶体性质决定细菌在曝气池中吸收有机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速度比表面积大小决定其吸附污染物的能力带电性与吸附有机污染物的能力、与填料载体的结合力有关,还与絮凝、沉淀性能有关表面解离层性质决定其在沉淀池中的沉淀效果密度和质量与活性污泥的沉降效果有关13、原生动物

5、和微型后生动物在废水生物处理的作用:(1)净化作用直接参与:捕食水中的有机废物颗粒吞噬细菌,净化出水水质产生絮凝物质,促进活性污泥的形成。(2)指示生物作用:依据优越性普遍规律(3)絮凝和沉淀作用水质分为:多污带、α—中污带、β—中污带、寡污带。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生活环境指示作用鞭毛虫多污带和α—中污带活性污泥培养初期或在处理效果差时鞭毛虫大量出现游泳型纤毛虫多数是在α—中污带和β—中污带,少数在寡污带中生活在活性污泥培养中期或在处理效果较差时出现。扭头虫、草履虫等在缺氧或厌氧环境中生活,它们耐污力极强,而

6、漫游虫则喜在较清洁水中生活。钟虫类喜在寡污带中生活。在β—中污带中也能生活是水体自净程度高,污水生物处理好的指示生物吸管虫多数在β—中污带,有的也能耐α—中污带和多污带在污水生物处理一般时出现胞囊环境条件变坏污水处理不正常轮虫水体寡污带水体寡污带和污水生物处理效果好的线虫厌氧或缺氧时大量繁殖污水净化程度差的指示生物水蚤较清洁水体判断水体溶解氧高低和清洁程度苔藓虫清洁水体水体富含藻类、溶解氧充足14、酵母菌的特殊结构:甘露聚糖15、按照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类型(顺序很重要):a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解酶类异

7、构酶类合成酶类16、影响酶活力的因素(1)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2)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3)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4)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5)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6)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17、微生物的营养物(一)水(二)碳源和能源(三)氮源(四)无机盐(五)生长因子18、根据培养基用途分为:普通型、选择型、鉴别型19、营养物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20、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ATP生成的三种方式ATP是在发酵、好氧呼吸、无氧呼吸中形成

8、。具体方式:底物水平(基质)磷酸化:厌氧微生物或兼性微生物的底物被氧化,会产生高能中间体,并把高能键(~)交给ADP,从而形成ATP。氧化磷酸化:微生物呼吸通过电子传递体系形成ATP;光合磷酸化:光可引发叶绿素、菌绿素等放出电子,电子在被传递过程中形成ATP。不同的发酵类型及其有关的微生物发酵类型产物微生物乙醇发酵乙醇、CO2酵母菌乳酸同型发酵乳酸乳酸细菌乳酸异型发酵乳酸、乙酸、乙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