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燃烧与灭火》word同步学案二

沪教版化学九年《燃烧与灭火》word同步学案二

ID:18928808

大小:8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9-23

沪教版化学九年《燃烧与灭火》word同步学案二_第1页
沪教版化学九年《燃烧与灭火》word同步学案二_第2页
沪教版化学九年《燃烧与灭火》word同步学案二_第3页
资源描述:

《沪教版化学九年《燃烧与灭火》word同步学案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学导航1.想一想:你能回忆起曾经见到的燃烧实例和现象吗?把它们一一列举出来,如 用来煮饭用的煤炉火、伊拉克战场上的烈火_。其中能为人类带来好处的燃烧实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人类带来危害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一读:燃烧是一种的的化学反应。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2)可燃物要与接触;(3)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3.议一议:可燃物完全燃烧的条件是:氧气要。 优点:燃烧得,放出的热量。不完全燃烧带来的弊端有:燃烧

2、,放热,生成________和小的等物质。例如:含碳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之一是一氧化碳,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吸进肺里使血红蛋白丧失了输氧的功能,人体就因缺少而。4.记一记: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 ()()() ()( )指点迷津根据图示回答:白磷的着火点约为40℃,红磷的着火点约为240℃,酒精灯的火焰约为500℃。在铜片上將烧杯、白磷(A、C点),红磷(D点)、石灰石块(B点)摆放好,再点燃酒精灯加热片刻,先发生燃烧现象的是_点,后发生燃烧现象的是点,不会发生燃烧现象的是、点,说明产生以上各种现象的原因AB,C

3、,D。综上所述,燃烧时需要(1),(2),(3)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思路分析:这是一道有关燃烧条件的探究性习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B点物质不是可燃物,A点物质不与氧气接触,所以均不能燃烧;C点物质是可燃物且与氧气接触,着火点低温度能达到,因此先燃烧;D点物质着火点高,需加热一段时间温度达到着火点以后才能燃烧. 基础评价1.下列各组物质在氧气或空气中全部可以燃烧的是( )A.铜块、石油、木材、大理石B.药、汽油、酒精、白磷C.镁粉、硫粉、氢气、高锰酸钾D.食盐、氮气、氧气、油漆2.在下列条件下蜡烛燃烧更旺的是( )

4、A.放在氧气中 B.放在空气中C.点燃后放在空气中D.点燃后放在氧气中3.使物质燃烧应具备的条件( )A.只要有充足的氧气   B.只要是可燃物    C.只要是可燃物达到了一定的温度  D.以上条件同时具备4.在开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材燃烧更旺些,通常把木材架起来燃烧,是因为( )A.散热快B.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C.使木材和空气充分接触  D.木材是可燃物5.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尾气的主要污染物其中有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造成这两种污染物的主要原因是()A.为了节约燃料 B.这两种污染物不是可燃物  C.燃料中含有杂质  

5、 D.燃料燃烧不充分6.农作物收割后留下大量秸秆,下列有关秸秆的处理方法你不赞成是( )A.加工做饲料   B.用来制沼气  C.用来造纸    D.就地焚烧7.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配有活塞的钢筒内放一团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燃烧。他分析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温度升高,达到了棉花的,使棉花燃烧。8.据媒体报道,目前对查获的假冒伪劣商品主要的处理方法是进行“绿色销毁”,所谓“绿色销毁”是指改变以往对假冒伪劣商品泼上汽油焚烧的做法,而代之以碾压、化浆、回收再利用的销毁方法。你认为这样做的好处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探究小明在家里第一次帮妈妈用煤气炉做饭时,发现煤气炉火焰发红冒黑烟,请你帮他找找原因?告诉他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不让炉火冒黑烟?化苑漫步燃料的燃烧是人类最早发现并有意识加以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考古学家发现了距今18000年前,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用火遗址,遗址的灰烬竟达6m之厚。可见,有多少代人利用了燃烧反应,生活在这个火堆之旁!现代人除了生活中需要直接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之外,还把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成机械能

7、和电能,成为从发动汽车到发动火箭的动力之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燃料的燃烧反应,离开了火,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是不可能的。图4-1是人类最早利用火的情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