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 分册复习练 九上 文言文

中考语文总复习 分册复习练 九上 文言文

ID:18933888

大小:5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9-27

中考语文总复习 分册复习练 九上 文言文_第1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分册复习练 九上 文言文_第2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分册复习练 九上 文言文_第3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分册复习练 九上 文言文_第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分册复习练 九上 文言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总复习 分册复习练 九上 文言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陈涉世家①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

2、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②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

3、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怅恨久之(失望)(2)苟富贵(如果)(3)若为佣耕(你)(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天鹅,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5)发闾左適戍渔阳(通“谪”,强迫)(6)等死,死国可乎(同样)(7)扶苏以数谏故(古代下级对上级提意见或建议)(8)楚人怜之(爱戴)(9)足下事皆成(指对方,古人对于别人的敬称)(10)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称王)(11)置人所罾鱼腹中(鱼网,这里作动词,就是用网捕)(12)卒中往往语(到处)(13)忿恚尉(恼怒)(14)复立楚国之社稷(国家)(15)刑其长

4、吏(惩罚)2.(2014,广州)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B)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B.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会宾客大宴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丹书帛曰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2015,天津)下面的句子中属于倒装句的一项是(B)7A.吴广素爱人    B.祭以尉首C.陈守令皆不在D.杀之以应陈涉4.翻译下列重点句子。(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2)天下苦秦久矣。天下老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很久了。(3)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即使

5、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因守卫边境而死的人一定也占十分之六七。5.为了“威众”,陈胜、吴广做了哪两件事情?你如何看待陈胜、吴广“乃行卜”的举动和他们所采取的“威众”之策?丹书鱼腹,篝火狐鸣。(意对即可,用文中相应语句回答也可)这些迷信的举动和手段都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里,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不高,崇尚鬼神之说。不过,“置书鱼腹”“篝火狐鸣”这些“威众”之策也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的特殊的斗争策略,可见陈胜的足智多谋、善于斗争。6.(2014,广州)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C)A.陈胜在众人因雨逾期而面临被杀厄运之时,决定发动起义,可见他

6、决策的果断。B.陈胜能够看出天下百姓对秦王暴政和二世继位的不满情绪,足见他审时的敏锐。C.陈胜认为打着扶苏的旗号并依靠项燕的威望就能复兴秦国,足见他谋事的睿智。D.陈胜起义前亲自去占卜,置丹书于鱼腹,派吴广篝火狐鸣,足见他处事的周全。7.“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的思想含义是什么?作用是什么?提示:这句话表达了陈胜等人敢作敢为,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对封建等级制度进行否定。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这样说起到坚定众人起义信念的作用,增强了起义军的战斗力。8.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请作简要分析

7、。偶然性:“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将900名贫苦人民逼上绝路。必然性:“天下苦秦久矣”,秦朝的残暴统治使人们忍无可忍。(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

8、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