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练习 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单元练习 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ID:18935331

大小:1.44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9-27

单元练习 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_第1页
单元练习 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_第2页
单元练习 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_第3页
单元练习 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_第4页
单元练习 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元练习 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单项选择题1.一张照片就是一段历史。右边照片反映了1953—1956年中国农村的重大历史事件。它就是()A.土地改革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实行的政策是()A.全部收归国有B.公私合营C.成立生产合作社D.由国家实行加工订货、经销代销3.右图所反映的热烈场面是因为当时()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发展乡镇企业,增强农村生产活力4.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这一变革完成的是

2、() A.解放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5.新中国消灭剥削制度,实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是在()A.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B.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C.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D.1958年底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6.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大会指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A.集中精力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B.完成三大改造C.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7.中共“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基于()A.土地改革已经完成B.社

3、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C.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高D.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8.以下事件发动的初衷违背了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的是()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C.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D.“文化大革命”9.《人民日报》连续报道“小麦亩产12万斤”“水稻亩产三万斤”“一棵白菜500斤”的好消息。这一现象发生在()A.1953年B.1958年C.1962年D.1979年10.右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一场运动,这场运动的错误属于()A.右倾错误B.左倾错误C.“右”倾错误D.“左”倾错误11.我们从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吸

4、取的教训是()A.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B.不能盲目追求生产力的快速发展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适宜实行公有制D.应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12.破坏新中国的经济、政治建设最严重的历史事件是()A.三大改造B.人民公社化运动C.1958年的“超英赶美”运动D.“文化大革命”13.以下表格说明()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国家财政总收入比上年1966年2534亿元17.3%558.7亿元24.4%1967年2014.5亿元-10%419.4亿元-25%1968年2015.3亿元-4.2%361.3亿元-13.9%A.1966年经济的增长利益于“文革”的发动

5、B.“文革”严重影响了经济建设C.“文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能全盘肯定或否定D.“文革”期间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较大1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A.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B.“文化大革命”结束后C.中共八大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5.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质是()A.调整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B.调整上层建筑C.调整经济基础D.发展生产力16.“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实行了家庭联产

6、承包责任制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17.“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的重要会议是()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1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A.安徽、四川B.安徽、贵州C.四川、云南D.四川、湖南19.“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对这首1978年安徽凤阳民谣的正确理解是()①概括了包干到户的优点②表达了农民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

7、③说明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④说明农民已经过上小康生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20.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主要表现在()A.生产的经营管理和分配方式发生变化B.改变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重建农村基层组织D.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1.有人认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村退回到合作社运动之前,这种观点的错误之处主要是()A.没有看到农民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B.没有看到这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C.没有看到它解放了生产力D.没有看到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2.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

8、包括()A.改变单一的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