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咸阳) 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与咸阳定位研究

西安(咸阳) 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与咸阳定位研究

ID:18938316

大小:8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27

西安(咸阳) 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与咸阳定位研究_第1页
西安(咸阳) 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与咸阳定位研究_第2页
西安(咸阳) 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与咸阳定位研究_第3页
西安(咸阳) 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与咸阳定位研究_第4页
西安(咸阳) 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与咸阳定位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安(咸阳) 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与咸阳定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与咸阳定位研究赵强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摘要】本文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方面论证了建设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的意义;分析了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的前提是西咸一体化;范围是亚欧大陆桥这一区域上的国际化大都市;模式宜采取“同城两市”经济一体化模式。在此基础上,从功能和城市两个角度进一步探讨了咸阳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的定位。最后提出了推进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政策措施:观念创新,确立“共赢”“竟合”思维;基础对接,实施交通与信息一体化;确立“产业一体同构,城市功能互补”的基本思路;核心是实现财政统一

2、;以规划引领为先导。【关键词】西咸一体化;国际化大都市;咸阳;发展定位国务院颁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规划》将咸阳和西安一起列为规划区的核心城市,提出了要“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这为咸阳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一、建设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意义1、建设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是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率先发展的突破口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分布集中化趋势日益明显,区域发展竞争尤其是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大都市或大都市圈的区域龙头作

3、用更加突出。不论是欧美日,还是亚非拉,只要是稍大些的国家,无一不是由几个甚至一个经济区在主导。每个主导经济区的背后,也无一不靠一个大都市或一个都市群在支撑。根据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鲁克斯的全球五大城市带理论,全球现阶段共有五个世界级的城市带【1】:以纽约为核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以芝加哥、底特律为核心的美国五大湖城市带;以东京为核心的日本东海岸大城市带;以伦敦为核心的英国城市带;以巴黎为核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带【2-5】。改革开放后,我国东部沿海所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起了决定性作用。中部五省区所以开始崛起,大武汉、

4、长株潭两大城市圈具有突出地位和功能。大西南地区所以近年腾飞,重庆、成都两个特大城市发挥了核心作用,成渝经济区已几乎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豫之后的中国第四个增长极。关中——天水经济区要在大西北脱颖而出,在东北亚有所辐射,只能也只有按照《规划》要求,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早日把西安(咸阳)建成国际现代化大都市,率先实现西咸区域的崛起,并以此带动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的全面提速,从而实现西安带动咸阳、咸阳壮大西安、西咸辐射关中的战略目标。2、建设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是引领陕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非均衡发展理论”指出,在一个区域内,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

5、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某个特定的小范围区域,或是某个有比较优势的经济部门),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6]“增长极”理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石之一,它为确定大城市的核心地位及其如何带动周边城镇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强调构筑区域增长极的条件、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增长极的作用机理,这些观点都为西咸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西安咸阳有着深厚的历史联系、拥有便利的交通、经济基础相对雄厚,这些条件综合构成了西咸一体化的客观基础;陕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关中率先发展”,

6、而关中要想实现“率先”发展,必须实现西咸一体化,构建关中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以增长极带动周边,从而实现陕西省整体经济的快速增长,这是西咸一体化的现实需要。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点是建设由泾渭新区、沣渭新区和渭河生态景观带构成的西咸新区,规划控制范围560平方公里,等于再造了一个大西安,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服务功能的逐步健全、生态环境的逐步优化,这里必将成为西咸都市圈的最佳人居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产业集聚区,以及陕西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撑点。3、建设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助推器西部大开发是国家统筹东西部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经过

7、十年的不懈努力,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顺应西部群众大开发、大发展的强烈愿望,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及时作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决策。但西部地区地域非常广阔,总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要加快开发建设进程,遍地开花显然不明智,必须首先布局若干战略高地重点发展,坚持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实行不均衡发展,有重点地突破,才能最终推动整个西部地区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横跨陕甘两省,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既承东启西又连接南北,是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部地区

8、经济基础最好、自然条件最优、人口密度最大、人文底蕴最厚、科技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