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国卷ⅰ理综(生物部分)(解析)

2007年全国卷ⅰ理综(生物部分)(解析)

ID:18941501

大小:9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22

2007年全国卷ⅰ理综(生物部分)(解析)_第1页
2007年全国卷ⅰ理综(生物部分)(解析)_第2页
2007年全国卷ⅰ理综(生物部分)(解析)_第3页
2007年全国卷ⅰ理综(生物部分)(解析)_第4页
2007年全国卷ⅰ理综(生物部分)(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7年全国卷ⅰ理综(生物部分)(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7年全国卷I理综(生物部分)1.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得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同时考查了考生分析图解获取信息的能力。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是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受到刺激之后产生的动作电位是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因此,在细胞膜的内外,兴奋部位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都形成了电位差,也有了电荷的流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在刺激点,膜外的电流是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的电流是由兴奋

2、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故答案选C。【答案】C【标准答案】1.C【试题分析】此题以刺激点神经纤维膜内外电荷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膜内外电荷变化、局部电流方向与神经冲动传导的情况。神经纤维在静息时,膜上电荷分布是“外正内负”(膜外是正电荷,膜内为负电荷),当受到刺激时,就变成“外负内正”(膜外为负电荷,膜内为正电荷)。在膜外,兴奋点与未兴奋点间,由于兴奋点是负电荷,未兴奋点是正电荷,电子就会由向正电荷方向移动,于是电子的流动方向是由兴奋点移动到未兴奋点,而电流方向是电子流动的反方向,即是由未兴奋点到兴奋点是膜外局部电流方向。而膜内正好相反。兴奋的传

3、导方向正好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故答案应选C。【高考考点】此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易错提醒】1题要注意膜内外局部电流方向的判断,及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神经传导方向间的关系。【备考提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生命活动调节的重点内容,理解机制与原理是做好此类题目的关键,复习时要给以重视。【解析】在神经纤维上,如果刺激中间一点(S),兴奋可以由S点分别向两个方向传导,故A、D错误。在细胞膜外,兴奋处为负电荷,未兴奋处为正电荷,兴奋向两侧传递过程中,表现为负电荷向两侧移动,此时,兴奋的传导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在

4、细胞膜内,兴奋处为正电荷,未兴奋处为负电荷,兴奋向两侧传递过程中,表现为正电荷向两侧移动,此时,兴奋的传导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故C正确。【答案】C2.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D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胞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解析】本题考查了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效应细胞的作用。

5、在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中,体液免疫主要是通过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然后通过抗体与体液中的抗原结合最终消灭抗原;细胞免疫主要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造成靶细胞裂解,把靶细胞内的抗原释放出来,最终被抗体消灭。外毒素属于抗原,白细胞介素是效应T细胞分泌产生的淋巴因子。故答案选D。【答案】D【标准答案】2.D【试题分析】此题以侵入人体的胞内寄生菌为背景,考查机体对此类的免疫过程。依据题干,是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的情况,对于胞内寄生菌,主要是细胞免疫。而细胞免疫应该是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

6、压变化,最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即侵入到细胞内的病菌,抗原与相应抗体是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消灭抗原胞内寄生菌。【高考考点】此题考查细胞免疫的过程。【易错提醒】2题要注意审题及基础知识相结合。审题看清楚是机体针对的是何种物质:外毒素、胞内寄生菌还是病毒,其免疫情况是不同的;同时要了解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情况及两者间的关系。【备考提示】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所构成的特异性免疫及两者间的关系是高考是的重点内容之一,因其与生活实际联系很强。【解析】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通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来共同起作用。应该先是效应T细胞

7、接触靶细胞,导致细胞裂解,然后再由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把病菌清除掉。【D】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D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种群S型增长的特点和原因。通常自然界中的生物的生存环境都是不能满足生物种群无限增长的,例如空间是一定的,食物是一定的,所以种群的增长最终都是呈S型,达到K值之后,种群的数量不再发生变化,所以增长率为0。种群的密度过大会导致传染病容易爆发、空间不足、食物不足,所以种群的密度是受自

8、身密度的影响的。种群的增长速度不是逐步降低的,在开始阶段至K/2值是逐渐增大的。【答案】D【标准答案】3.D【试题分析】此题以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为试题背景,考查种群按S型曲线增长的条件、曲线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