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第31期。

本文发表在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第31期。

ID:18954151

大小:359.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9-21

本文发表在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第31期。_第1页
本文发表在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第31期。_第2页
本文发表在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第31期。_第3页
本文发表在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第31期。_第4页
本文发表在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第31期。_第5页
资源描述:

《本文发表在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第31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本文发表在《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第31期。中国制造业发展与“中国制造2025”规划*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隐含资源环境要素流动问题研究”(批准号:14BJY067);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建设国内统一市场的重点领域、体制障碍与政府治理研究”(批准号:71441032)。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郭朝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王宏霞一、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21.增长态势22.总量规模的国际比较43.主要工业品产量5二、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61.人均规模小,不及制造业强国美日德的1/362.总体技术水平落后,自主创新能力弱63.产能过剩问题

2、严重,淘汰落后产能难度大74.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节能减排任务重75.劳动工资上涨速度快,比较优势快速丧失86.制造业利润持续走低,社会资源“脱实向虚”97.在国际价值链中处于低附加值、中低端环节10三、“中国制造2025”规划: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111.应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制造2025”新鲜出炉112.“中国制造2025”内容解读123.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问题12摘要:当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不少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一些产品产量甚至比世界其他国家生产的总和还要多。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人均规模甚至不及制造业强国美日德的

3、1/3,我国制造业发展还存在技术落后、产能过剩、资源利用效率低、劳动力工资快速上涨、利润持续走低、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等诸多问题。未来30年,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从大到强”。“中国制造2025”是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转变的一次尝试和努力,是第一个专门规划。“中国制造2025”也是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产物,就其文本内容而言,可以概括为“11223410”规划,即“一个使命、一条主线、两大方向、两大任务、三大愿景、四大转型和十大领域”。要使“中国制造2025”规划达到预期实施效果,一些关键问题需要解决,包括实

4、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新经济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到实体经济领域、动态调整重点技术与领域目录、弘扬“工匠精神”加强技能人才培养、以及借鉴国际经验。我国要从制造业“第三方阵”位移到“第一方阵”,仅靠“中国制造2025”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35”、“中国制造2045”等持续努力,才有可能到本世纪中叶,使我国跻身到制造业“第一方阵”中,真正成为制造业强国。14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强国工业4.0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发展尤为重要。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

5、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制造业发展主要任务是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二是1978年改革开放至本世纪第一个十年2010年,我国制造业发展主要解决的是“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问题,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但是,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不是制造业强国,与世界主要制造业强国相比,我国还有很大差距。在全球主要制造业大国中,我们处于“第三方阵”中。接下来的三十年,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从弱到强”、“从大到强”的转变。即将发布的《中国制

6、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简称“中国制造2025”规划,又被媒体称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就是促进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转变的一种尝试和努力,但是,中国要从制造业大国升级为制造业强国,仅靠“中国制造2025”规划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在未来的“中国制造2035”规划、“中国制造2045”规划等引领下,逐步使我国从制造业“第三方阵”位移到“第二方阵”、进而位移到“第一方阵”,力争到本世纪中叶,使我国跻身到制造业“第一方阵”中,真正成为制造业强国。一、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依据我国产业分类,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

7、产和供应业三部分,其中,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部分,增加值占比一般在80%左右。而工业又隶属于三次产业中的第二产业(还包括建筑业),工业是第二产业的主体,增加值占比一般在85%以上。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叙述的方便,本文有时会使用工业代替制造业,并可能会涉及到第二产业数据。1.增长态势图1显示了中国工业增长情况。以1978年指数为100计,2013年我国工业增长指数为4164.0,增长了40倍多,同期GDP增长指数为2608.6,仅增长了25倍多。与此同时,2013年我国三次产业增长指数分别为474.9、4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