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城址、烽燧及交通线路简介

吐鲁番城址、烽燧及交通线路简介

ID:18955125

大小:4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9-26

吐鲁番城址、烽燧及交通线路简介_第1页
吐鲁番城址、烽燧及交通线路简介_第2页
吐鲁番城址、烽燧及交通线路简介_第3页
吐鲁番城址、烽燧及交通线路简介_第4页
吐鲁番城址、烽燧及交通线路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吐鲁番城址、烽燧及交通线路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吐鲁番城址、烽燧及交通线路简介一、唐代西州的主要城镇(一)高昌故城遗址(二)交河故城遗址(三)鲁克沁故城遗址(柳中城)(四)东巴扎故城遗址(蒲昌城)(五)七克台故城遗址(赤亭镇、赤亭守捉、赤亭烽)(六)阔坦图尔古城遗址(盐城)(七)拉木伯公相古城遗址(南平城)(八)怕克拉克古城遗址(安昌城)(九)安乐古城遗址(安乐城)(十)乌江不拉克古城遗址(宁戎城)(十一)阿萨协亥尔古城遗址(十二)阿萨墩古城遗址(十三)沙依布隆古城遗址(十四)且克曼古城遗址(天山城)(十五)老砖厂居住遗址(十六)木尔土克萨依居住遗址(十七)古城村居住遗址二、唐代西州的镇戌、守捉、烽燧和馆驿唐西州有镇8、

2、戍11、烽23、铺1、驿5、馆19。有许多与现存烽燧不能对应。以下是现存主要烽燧遗址:(一)阿拉沟烽燧(鸲鹆镇、鸲鹆烽)(二)乌斯提沟烽燧(三)怕莱克烽燧(四)乔拉克烽燧(五)撒依坎儿烽燧(六)布干烽燧(七)大墩烽燧(八)考克烽燧(九)阿萨墩烽燧(十)二二一团烽燧(十一)雅儿湖烽燧(十二)盐山烽燧(神山烽)(十三)土尔退维烽燧遗址(十四)艾丁湖塔什烽燧(十五)毕占土拉烽燧(十六)乌盘土拉烽燧(十七)庄子坎烽燧(十八)洋海厄格勒塔木戌堡(十九)恰特卡勒烽燧(二十)干沟烽燧(二十一)阿奇克墩烽燧(二十二)阿萨协亥尔烽燧(二十三)迪坎尔烽燧(二十四)苏贝希烽燧(二十五)土尔买来烽

3、燧(二十六)煤窑沟烽燧(二十七)七泉湖萨依烽燧(二十八)木尔吐克萨依戌堡(二十九)胜金烽燧e(三十)胜金烽燧d(三十一)乌江布拉克烽燧(三十二)胜金烽燧a(三十三)七康湖胜金烽燧(三十四)胜金烽燧b(三十五)胜金烽燧c(三十六)二塘沟烽燧(三十七)土尔坎儿孜烽燧(三十八)汉都夏木大墩烽燧(三十九)汉墩阿克墩烽燧(四十)三十里大墩烽燧(四十一)赛克散土墩烽燧(四十二)东湖烽燧(四十三)七克台烽燧高昌城是西州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它不但是西州交通总枢纽,而且也应是西州烽燧警戒线的汇集中心,我们先从唐西州东部交通枢纽赤亭镇(今七克台古城)开始叙述。1.从赤亭向东略偏北沿新开道东行

4、之伊州。2.从赤亭向东沿伊西道穿越西州伊州之间的戈壁沙漠地段至伊州。3.从赤亭向北赛克散土墩烽燧方向,监视警戒西州蒲昌县北越天山通往庭州的主要路线。4.从赤亭西南经过东湖烽燧至蒲昌城,再沿火焰山南麓西行经柳中城、高宁城(吐峪沟)至高昌。5.从赤亭西沿七克台山北麓至蒲昌城,在沿火焰山北麓山前地带西经汉墩阿克墩烽燧至临川城(连木沁)、横栽城(苏贝什),再西行进入胜金谷经胜金烽燧c、胜金烽燧b,南转到高昌。6.迪坎尔烽燧所在地是西州通往敦煌的东南门户,由此西北至柳中应有一道烽燧警戒线。7.有迪坎尔烽燧西略偏北经阿萨协尔烽燧、阿其可墩烽燧,北折至高昌城。8.从高昌北经胜金烽燧b、胜

5、金烽燧c,再经七康湖烽燧至胜金烽燧a,形成一道或许延伸到恰勒果勒沟口,警戒西州北越天山之庭州历程最短的通道——乌骨道的警戒线。9.从高昌北经胜金烽燧b、胜金烽燧c、七康湖烽燧,再西向经乌江布拉克烽燧、木尔吐克萨依戌堡、胜金烽燧d、胜金烽燧e、七泉湖萨依烽燧至煤窑沟烽燧,形成一条警戒火焰山北麓天山南麓的烽燧警戒线。10.从胜金烽燧b至干沟烽燧,也应有一道警戒穿越火焰山的干沟南口的烽燧线。11.从高昌经恰特卡勒烽燧、安乐古城至盐山烽燧到交河故城。12.从高昌西南经庄子坎烽燧、乌盘土拉烽燧、毕占土拉烽燧、阿萨协亥尔烽燧、乔拉克烽燧至天山县城。13.从天山城经怕莱克烽燧、穿越天山库

6、米什沟到达焉耆的通道应是唐代银山道烽燧。14.从天山城经撒依坎儿烽燧到阿拉沟烽燧应是阿拉沟烽燧线。15.从天山城经布干烽燧、盐城、221团烽燧为交河西南警戒线。16.从交河城经亚尔湖烽燧、到龙泉(今夏普吐勒克)在至柳谷(今大河沿河谷)是他地道烽燧线。17.从交河古城经亚尔湖烽燧西偏北穿越白水涧谷(今后沟又称白杨河峡谷)是白水涧道烽燧线。18.艾丁湖塔什烽燧与12烽燧线相连,是一处警戒从东南穿越库木塔格沙漠,南经罗布泊,从艾丁湖西南进入西州的敌情烽燧线。19.迪坎尔烽燧、阿萨协亥尔古城遗址、庄子坎烽燧、乌盘土拉烽燧、毕占土拉烽燧、考克烽燧、乔拉克烽燧至且克曼古城遗址在吐鲁番盆

7、地绿洲南部呈线状分布、应是其绿洲南缘的一条重要烽燧警戒线。三、唐代西州沟通周边地区的交通路线关于唐代西州交通路线,主要以《西州图经》记载为线索,同时结合其他文献材料以及文物普查资料,对西周交通路线做一考证,主要有十一条。(一)东线:西州—伊州(二)东南线:西州—敦煌(三)北线:西州—庭州(四)西北线:西州—轮台(五)西南线:西州—焉耆1.赤亭道2.新开道3.花谷道4.移摩道5.萨捍道6.突波道7.大海道8.乌骨道9.他地道10.白水涧道11.银山道。唐代丝路中道和北道均以吐鲁番盆地中的交河、高昌、柳中、赤亭为枢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