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虚拟采访2

鲁迅虚拟采访2

ID:18962303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25

鲁迅虚拟采访2_第1页
鲁迅虚拟采访2_第2页
鲁迅虚拟采访2_第3页
鲁迅虚拟采访2_第4页
资源描述:

《鲁迅虚拟采访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记者:先生生活在半是满清、半是民国的时代,您对于老于世故者和许多青年的思想和言行落后有什么看法?鲁迅:我以为在古老的国度里,老于世故者和许多青年,在思想言行上,似乎有很远的距离,倘观以一律的眼光,结果即往往谬误。譬如中国有许多坏事,各有专名,在书籍上又偏多关于它的别名和隐语。当我编辑周刊时,所收的文稿中每有直犯这些别名和隐语的;在我,是向来避而不用。但细一查考,作者实茫无所知,因此也坦然写出;其咎却在中国的坏事的别名隐语太多,而我亦太有所知道,疑虑及避忌。看这些青年,仿佛中国的将来还有光明;但再看所谓学士大夫,却又不免令人气塞。他们的文章或者古雅,但内心真是干净者有多少。即以今年的

2、士大夫的文言而论,章士钊呈文中的“荒学逾闲恣为无忌”,“两性衔接之机缄缔构”,“不受检制竟体忘形”,“谨愿者尽丧所守”等……可谓臻亵黩之极致了。但其实,被侮辱的青年学生们是不懂的;即使仿佛懂得,也大概不及我读过一些古文者的深切地看透作者的居心。(《坟·寡妇主义》第1卷245至246页)2记者:因出版《译文丛书》,先生您与生活书馆的邹韬奋等人风波皱起,先生被欺骗,被愚弄,您认为,“资本家”的真实面目是什么样子的呢?鲁迅:至于我的先前受人愚弄呢,那自然;但也不是第一次了,不过在他们还未露出原形,他们做事好像还在于中国有益的时候,我是出力的。这是我历来做事的主意,根柢即在总账问题。即使第一

3、次受骗了,第二次也有被骗的可能,我还在做,因为被人偷过一次,也不能疑心世界上全是偷儿,只好仍旧打杂。但自然,得了真赃实据之后,又是一回事了。这时我才看出了资本家及其帮闲们的原形,那专横,卑劣和小气,竟大出于我的意料之外,我自己想,虽然许多人都说我多疑,冷酷,然而我的推测人,实在太倾于好的方面了,他们自己表现出来时,还要坏得远。(《鲁迅文集·书信》13卷226页至227页)3记者:真理是客观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不因认识的人不同而发生改变,这体现了真理的客观性,先生怎么认为个人在真理面前的地位呢?鲁迅: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

4、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如果诸葛亮出来说明,道是‘吃食不过是要发生热温,现在打起嘴巴来,因为摩擦,也有热温发生,所以等于吃饭’,则我们必须撕掉他假科学的面子,先前的品行如何,是不必计算的。(《鲁迅文集·两封通信》第294页)4记者:先生觉得盲目崇拜背后的真相是什么?鲁迅:我觉得自己也是颇喜欢输入洋文艺者之一。其次,是以为我们所认为在崇拜偶像者,其中的有一部分其实并不然,他本人原不信偶像,不过将这来做傀儡罢了。和尚喝酒养婆娘,他最不信天堂地狱。巫师对人见神见鬼,但神鬼是怎样的东西,他自己的心里是明白的。(《鲁迅文集补选·通信》第1

5、55页)5记者:早就有人劝说先生不要发议论,不要做杂感,在艺术家“明哲保身”的年代,先生认为怎么样的艺术家才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鲁迅:艺术家住在象牙塔中,固然比较地安全,但可惜还是安全不到底。秦始皇,汉武帝想成仙,终于没有成功而死了。危险的临头虽然可怕,但别的运命说不定,“人生必死”的运命却无法逃避,所以危险也仿佛用不着害怕似的。但我并不想劝青年得到危险,也不劝他人去做牺牲,说为社会死了名望好,高巍巍的镌起铜像来。自己活着的人没有劝别人去死的权利,假使你自己以为死是好的,那末请你自己先去死吧。(《鲁迅文集补选·关于知识阶级》第138页)6记者:无聊的人总是被欺骗,这种被欺骗却是自愿的

6、,而暴露者的揭秘行为,又让人生厌。先生怎样认为现实社会中的暴露者与“被骗者“的关系?鲁迅:暴露者揭发种种隐秘,自以为有益于人们,然而无聊的人,为消遣无聊计,是甘于受欺,并且安于自欺的,否则就更无聊赖。因为这,所以使戏法长存于天地之间,也所以使暴露幽暗不但为欺人者所深恶,亦且为被欺者所深恶。暴露者只在有为的人们中有益,在无聊的人们中便要灭亡。自救之道,只在虽知一切隐秘,却不动声色,帮同欺人,欺那自甘受欺的无聊的人们,任它无聊的戏法一套一套的,终于反反复复的变下去。周围是总有这些人会看的。(《花边文学·朋友》第515页)7记者:“瞒和骗”思想影响了作家“闭上眼睛”盲目对中国文艺“大团圆”

7、,先生分析瞒和骗”思想的影响和危害,对各位作家有什么建议以警策?鲁迅:《红楼梦》中的小悲剧,是社会上常有的事,作者又是比较的敢于实写的,而那结果也并不坏。然而后或续或改,非借尸还魂,即冥中另配,必令“生旦当场团圆”才肯放手者,乃是自欺欺人的瘾太大,所以看了小小骗局,还不甘心,定须闭眼胡说一通而后快。赫克尔(E.Haeckel)说过:人和人之差,有时比类人猿和原人之差还远。我们将《红楼梦》的续作者和原作一比较,就会承认这话大概是确实的。(《坟·论睁了眼看》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