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ID:18966067

大小:6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9-27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_第1页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_第2页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_第3页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_第4页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植物生理学名词解释 一、   1.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与细胞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在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研究植物环境刺激的信号转导、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二、1.水分代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2.水势:相同温度下一个含水的系统中一偏摩尔体积的水与一偏摩尔体积纯水之间的化学势差称为水势。把纯水的水势定义为零,溶液的水势值则是负值。3.压力势:植物细胞中由于静水质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增加的值。4.渗透势:溶液中固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的值。5.根压: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伤流和吐水现象是根压存在的证据。6.自由水:与细胞

2、组分之间吸附力较弱,可以自由移动的水。7.渗透作用:溶液中的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对于水溶液而言,是指水分子从水势高处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处扩散的现象。8.束缚水: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不能自由移动、不易蒸发散失的水。9.衬质势:由于衬质(表面能吸附水分的物质,如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等)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10.吐水:从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11.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伤口处溢出液体的现象。12.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13.蒸腾作用:水分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

3、现象。14.蒸腾效率:植物在一定生育期内所积累干物质量与蒸腾失水量之比,常用g·kg-l表示。15.蒸腾系数:植物每制造1g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g数,它是蒸腾效率的倒数,又称需水量。16.抗蒸腾剂:能降低蒸腾作用的物质,它们具有保持植物体中水分平衡,维持植株正常代谢的作用。抗蒸腾剂的种类很多,如有的可促进气孔关闭。17.吸胀作用:亲水胶体物质吸水膨胀的现象称为吸胀作用。胶体物质吸引水分子的力量称为吸胀。18.永久萎蔫系数:将叶片刚刚显示萎蔫的植物,转移至阴湿处仍不能恢复原状,此时土壤中水分重量与土壤干重的百分比叫做永久萎蔫系数。19.水分临界期: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缺水最敏感、最易

4、受害的时期。一般而言,植物的水分临界期多处于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期,这个时期一旦缺水,就使性器官发育不正常。作物的水分临界期可作为合理灌溉的一种依据。20.内聚力学说: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21.植物的最大需水期:指植物生活周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22.小孔扩散律:指气体通过多孔表面扩散的速率,不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的周长或直径成正比的规律。气孔蒸腾速率符合小孔扩散律。23.水孔蛋白:存在在生物膜上的具有通透水分功能的内在蛋白。水通道蛋白亦称水通道蛋白。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主要突出了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相邻细胞内

5、水分移动的方向总是由水势高处到水势低处。植物成熟细胞水势的三个组分是渗透势,压力势,衬质势。植物根系吸水,根据其引起的动力的不同,可分为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植物体内自由水/束缚水比值降低时,植物代谢活动削弱,抗逆性增强。检验植物细胞死活的简易方法是质壁分离。9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在根毛区。土壤水分含量较少时,能使根冠比值变大。下列主要靠吸胀作用吸水的组织或器官是风干种子。在土壤水分充足、温度适宜、大气湿度大的条件下,常可见到各类作物幼苗叶尖有水溢出,这种现象称为吐水。反映植物水分胁迫最敏感而且可靠的指标是叶水势。植物在蒸腾拉力和根压作用下,体内水分向上运输。束缚水/自由水比值直

6、接影响到植物生理过程的强弱,比例高则原生质呈凝胶状态,代谢活动弱,比值低时原生质呈溶胶状态,代谢活动强干燥种子中细胞水势主要由衬质势决定。水稻栽培中,常将移植后吐水的产生作为回青的标志。三、1、大量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较多,占植物体干重达万分之一的元素,称为大量元素。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是:钾、钙、镁、硫、磷、氮、碳、氢、氧等九种元素。2、微量元素:植物体内含量甚微,约占植物体干重的、600.001—0.00001%的元素,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是铁、锰、硼、锌、铜、钼和氯等七种元素,植物对这些元素的需要量极微,稍多既发生毒害,故称为微量元素。3、生理酸性盐:对于(NH4)2SO4一类

7、盐,植物吸收NH4+较SO4-多而快,这种选择吸收导致溶液变酸,故称这种盐类为生理酸性盐。4、生理碱性盐:对于NaNO3一类盐,植物吸收NO3-较Na+快而多,选择吸收的结果使溶液变碱,因而称为生理碱性盐。5、生理中性盐:对于NH4NO3一类的盐,植物吸收其阴离子NO3-与阳离子NH4+的量很相近,不改变周围介质的pH值,因而,称之为生理中性盐。6、单盐毒害:植物被培养在某种单一的盐溶液中,不久即呈现不正常状态,最后死亡。这种现象叫单盐毒害。7、平衡溶液:在含有适当比例的多种盐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