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工程说明

附件1工程说明

ID:18969899

大小:9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9-22

附件1工程说明_第1页
附件1工程说明_第2页
附件1工程说明_第3页
附件1工程说明_第4页
附件1工程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附件1工程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1:工程说明一、项目概况1.工程建设规模深中通道北距虎门大桥约30km,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8km。项目起于广深沿江高速机场互通立交,在深圳机场南侧跨越珠江口,西至中山马鞍岛,终于横门互通立交,与中开高速公路对接;通过中山东部外环高速与中江高速公路衔接;通过连接线实现在深圳、中山及广州南沙登陆,项目全长约24.0km,采用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的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二、建设条件1.地形、地貌近场区大致可分为三大地貌区:在东西部低丘陵区及零星发育台地,冲海积平原、滨海平原和泻湖平原及中部伶仃洋海域。拟建工程主体位于珠江的内伶仃洋海域,伶仃洋水

2、面地形复杂,可分为两深槽三浅水。场区处在地貌上属河口三角洲,为珠江入海口,海底表层为河流堆积形成的巨厚淤泥层。伶仃洋水下地形具有西部浅、东部深的横向分布趋势和湾顶窄深、湾腰宽浅、湾口宽深的纵向分布特点,滩槽分布呈“三滩两槽”的基本格局。伶仃洋周围和水下地质地貌情况是:在伶仃洋北岸和东岸为东莞市、深圳市和香港地区的花岗岩和黑云母片麻岩的丘陵山地,海拔在300~500m之间,沿岸有狭长的海积平原,地势低平。西岸,横门以北为珠江三角洲平原,河网密布,松散沉积物厚达40~50m。横门以南,是海拔200~400m的山丘,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构成。深圳岸临近深圳机场

3、南侧,为海积平原与台地过渡,在接线段为城市建成区。中山侧沿线穿越的地貌单元为海积冲积三角洲海积平原区,区内地势平坦,地面标高介于2.5~5米,地下水位颇高,埋深1.8~2.4米。沿途水道分布密集,植被茂盛。2.工程地质与地震(1)地质本工程区域覆盖层上部为海积的淤泥质土夹砂土,下部为冲积的砂土、局部圆砾土,覆盖层厚15.5~57.8m不等,基岩为燕山期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与花岗岩分界大致在伶仃水道附近。其中东侧淤泥厚度多<24.3m,,其下为冲洪积中密砂土,岩面一般埋深15~33m,总体埋深不大。西侧淤泥质土夹砂土厚度较大,一般26.8~41

4、.90m,下部冲洪积中密砂土厚度一般9.6~27.2m,局部达46.6m,沿里程增加方向,大致岩面逐渐变深。(2)地震场区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场区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35s。3.水文、气象3.1水文本工程水域水下地形具有西部浅、东部深的横向分布趋势,水下地形呈“三滩两槽”的基本格局,平面上由西向东依次为西滩、西槽、中滩、东槽、东滩。图1“三滩两槽”格局示意图本工程水域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平均潮差0.85~1.70m。横门水道、横门东水道和伶仃水道的历史最高潮位分别为3.41m、3.21m和3.01m,理论最低潮位分别为-

5、0.41m、-0.56m和-1.03m。受上游径流影响,各口门和伶仃洋海域流速多为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其中伶仃洋西槽航道流速较大,最大值约1m/s。本工程水域风浪常浪向为N,频率为32.44%,其次为SE,频率为16.91%;涌浪常浪向ESE,频率为71.22%,其次为E,频率为12.77%。受珠江口万山列岛、佳蓬列岛、蜘洲列岛、淇澳岛等岛屿掩护,外海波浪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较为明显,其工程区域波高比外海波高显著减小。各工况下外海波高5m以上海浪传至工程海域时,波高均衰减至3.5m以下。伶仃洋水体含盐度随潮位涨高而增大,又随潮位退落而减小,其变化趋势和

6、周期与潮位基本一致;此外,还有由朔月到望月的半月周期变化,朔望月潮差大,盐度较高,上下弦月潮差小,盐度较低。3.2气象本工程区域北靠亚洲大陆,南临热带海洋(南海),气候温暖潮湿,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受欧亚大陆和热带海洋的交替影响,该区域天气气候复杂多变,灾害性天气频繁,凡登陆、影响珠江三角洲、粤西沿海和在南海北部活动的热带气旋,对本区均可造成较大影响。(1)气温:工程区年平均气温22.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6℃,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4.7℃。历年极端最高和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为38.7℃和0.2℃。(2)降水:深中通道区域年平均降水量为19

7、13.5mm,年降水量最小的年份为911.9mm(1963年),最大的年份可达2747.0mm(2008年),约为最小年份的3.0倍。年内雨水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超过全年雨量的80%;冬半年(10~翌年3月)降水占全年雨量的20%以内。(3)风:人工岛区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风况有明显的季节性。受季风控制,本地区春冬季盛行偏北风,夏秋季盛行偏南风。最大风速的年内分布差异较大,一般夏季最大风速主要是台风(热带气旋)造成的,冬季的最大风速是由于冷空气南下造成的。(4)雾:根据深圳气象站年平均雾日(能见度小于1km)为4.3d,根据深圳机场1992

8、-2001年资料统计,平均雾日为7.4d;雾天主要集中出现在1-4月,分别占全年的56%~6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